越南-下龍灣之旅.Day3 18:00來到下龍灣[皇家下龍灣娛樂城].欣賞越南水上木偶戲
外觀很氣派
木偶戲觀賞入口
越南水上木偶戲(越南語:Múa rối nước)是越南一種傳統的文藝表演,至今已有約一千年歷史。水上木偶戲被譽為「越南農田的靈魂」和「越南國寶」。
歷史與起源:
水上木偶戲起源於世紀越南北部的紅河三角洲一帶的村莊。當時紅河經常氾濫,農民們便在水中搭棚,以木偶戲作為娛樂。表演者站在水中,用長線或竹竿操縱木偶,使其在水上的舞台表演各種動作和戲份。
表演形式:
1. 舞台: 在水池上搭建舞台。
2. 木偶: 木偶由木頭雕刻而成,並塗上亮光清漆。木偶內部有許多活動關節,由隱藏在竹簾後的表演者操控。
3. 操縱: 表演者站在及腰深的水中,隱藏在竹簾後,用長線或竹竿操縱木偶。
4. 音樂: 搭配傳統樂器演奏,使節目內容更生動6。
5. 內容: 劇目主要以農村生活、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為主題。常見的劇目包括牧童吹笛、犁田插秧、釣魚捕魚、仙女舞和四獸舞等。現在也增加了外國故事,如安徒生童話和白雪公主等。
特色:
1. 趣味性: 演出情節幽默,能跨越語言和文化障礙,讓觀眾感受驚喜。
2. 操控技巧: 木偶師需具有精湛的操縱技巧,使木偶能做出跳躍、划船、行走等動作。
3. 文化意義: 水上木偶戲是越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文化交流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欣賞地點:
1. 河內昇龍水上木偶劇院
2. 下龍灣下龍歌劇院
3. 胡志明市金龍水上木偶劇院
即使聽不懂越南語,觀眾也能通過木偶的動作理解故事內容。謝幕時,木偶師會從水中起身答謝,獲得觀眾的掌聲。
伴樂舞台
水上木偶戲是越南獨特的藝術形式,起源於900多年前的李朝,主要流行於越南北部的紅河三角洲一帶,而後逐漸傳遍全國。這種藝術形式的產生與當地特有的地理環境和居民生活息息相關。
紅河三角洲湖泊眾多,村莊周邊多有池塘,水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同時,越南民間流傳著許多與水有關的神話故事。在這樣的背景下,先民們創造出水上木偶戲這種表演形式,藉由木偶在水面上的生動演繹,重現百姓的日常生活,反映歷史事件,亦或演繹神話傳說。
水上木偶戲劇情多與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農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有關,反映農民儘管成年累月辛勤勞作,水上木偶戲通常反映農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如放牛、耕地、捕魚,時時刻刻面臨天災地禍,但仍然樂觀向上、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操。
水上木偶戲一般在節慶盛會和重大活動上表演。與其他木偶表演形式不同的是,它以水面作為舞台,表演場所是一個稱作“水亭”的小屋,前面掛著垂簾,周圍掛各種旗幟。操縱木偶的演員站在竹簾後,利用長竹竿及細線操縱木偶。木偶用聚果榕木製作,這是一種很輕,可浮在水面的木頭。木偶造型很滑稽可愛。
木偶:
1. 木偶由木頭雕刻而成,並塗上亮光清漆。
2. 為了雕出深諳水性的水上木偶,必須使用老欉的無花果樹,因為它的材質較輕,纖維較韌。
3. 木偶內部有許多活動關節,由隱藏在竹簾後的表演者操控。
4. 木偶造型生動,色彩鮮豔,通常約40公分高,重達好幾公斤。
5. 操縱技巧: 木偶身上有很多活動的關節,操縱木偶的操縱師父站在水深及腰的竹簾後方,讓木偶由簾幕後方進出,活動自如地操控細繩,做出跳躍、划船、行走、甚至取物、斷臂等特技表演。
工作人員謝幕
後記:
水上木偶戲的舞台,就搭建在水面上。當音樂響起,色彩鮮豔的木偶們在水中靈活地舞動,時而翻滾、時而跳躍,栩栩如生。木偶們演繹著越南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說,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
操偶師們在幕後,他們熟練地操縱著木偶,賦予木偶們生命。木偶們的動作,搭配著傳統的越南音樂,營造出一種神秘、奇幻的氛圍。水上木偶戲不僅是一種表演,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它展現了越南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也傳遞了越南的歷史和文化。
越南旅遊總局官網-中文版:
www.vietnam-tourism.com/cn/index.php/tourism/cat/05
台灣駐越南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緊急聯絡電話:+84-913-219986(境外撥打)、0913-219986(境內直撥)
台灣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緊急聯絡電話:
電話+84-903-927019(境外撥打)、0903-927019(境內直撥)
6天旅遊期間.合計拍攝1938張照片.影片79段.近一月時間.整理出33篇文章.希望對想去越南.正要到越南旅遊的朋友.稍有助益!!
皇家下龍灣娛樂城,越南水上木偶戲,水上木偶戲,越南木偶戲,下龍灣景點,越南,越南自由行,越南旅遊,越南跟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