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廣袤的土地上,有著許多歷史悠久的牧場,這些牧場不僅是澳洲農業的支柱,也是體驗當地獨特文化的絕佳去處。以下就為您介紹澳洲牧場常見的參觀項目與體驗活動,讓您更深入了解澳洲的農牧文化。
1. 牧場導覽
- 認識牧場生活: 透過專業牧場主的導覽,了解澳洲牧場的歷史、運作方式以及當地動物的習性。
- 參觀畜舍: 近距離觀察牛、羊等牲畜的生活環境,學習如何照顧這些動物。
- 體驗擠牛奶: 親手擠牛奶,感受農夫的辛勞。
2. 騎馬體驗
- 遼闊草原: 騎著馬在遼闊的草原上馳騁,感受大自然的壯闊。
- 叢林探險: 騎馬深入叢林,探索隱藏的祕境。
- 牧場生活體驗: 騎馬穿梭在牧場間,體驗牧民的生活。
3. 剪羊毛秀
- 專業示範: 觀看專業剪羊毛師快速俐落地剪下羊毛,感受傳統技藝的魅力。
- 互動體驗: 有些牧場會提供互動體驗,讓遊客嘗試剪羊毛。
4. 農場動物互動
- 餵食動物: 親手餵食袋鼠、考拉、羊駝等可愛動物。
- 抱抱小動物: 與小羊、小雞等溫馴動物親密接觸。
5. 傳統美食體驗
- 烤肉: 品嚐澳洲傳統烤肉,感受道地的風味。
- 農場新鮮食材: 品嚐由牧場自產的新鮮食材烹製的料理。
6. 住宿體驗
- 傳統小屋: 住在傳統的牧場小屋,體驗農村生活。
- 豪華帳篷: 享受露營的樂趣,同時兼具舒適。
7. 其他活動
- 四輪驅動車體驗: 駕駛四輪驅動車探索牧場的每個角落。
- 釣魚: 在牧場附近的湖泊或河流釣魚。
- 星空觀星: 远离城市光害,欣賞璀璨的星空。
澳洲牧場體驗的魅力
- 親近自然: 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大自然的宁静。
- 文化體驗: 了解澳洲的農牧文化,感受當地人的热情。
- 親子活動: 豐富的互動體驗,適合親子一同參與。
選擇澳洲牧場的建議
- 地理位置: 澳洲各州都有牧場,可根據您的行程選擇。
- 活動項目: 不同牧場提供的活動項目不盡相同,可根據喜好選擇。
- 住宿條件: 可選擇傳統小屋、豪華帳篷或其他住宿方式。
- 季節: 不同季節的牧場風光各異,可根據喜好選擇旅遊時間。
小提醒
- 事先預約: 特别是旺季,建議提前預約,以免向隅。
- 穿著舒適的衣物: 戶外活動多,建議穿著舒適的衣物和鞋子。
- 防曬防蚊: 澳洲陽光強烈,務必做好防曬和防蚊措施。
【天堂鄉牧場】-觀賞澳洲最受歡迎的無尾熊.袋鼠.體驗最豐富的澳洲牧場!完全仿造澳洲農莊而建的天堂鄉牧場。可看見澳洲的可愛動物.有趣的牧場活動.品嚐澳洲丹波麵包及原味十足比利茶.最精彩的就是剪羊毛表演及牧羊犬趕羊.令您體驗到真的澳洲牧場.!
Google空拍牧場圖
天堂鄉牧場官網:http://paradisecountry.com.au/
Paradise Country
Entertainment Rd Oxenford QLD 4210
+61 13 33 86
paradisecountry.myfun.com.au
牧場各區導覽圖
黃金海岸之旅 Day-4.天堂鄉牧場體驗,體驗牧場無尾熊拍照+剪羊毛秀+趕羊秀.參考如下文章
澳洲黃金海岸之旅 Day4-天堂鄉牧場.抱無尾熊拍照.剪羊毛與趕羊秀
本篇文章特別專章介紹無尾熊.袋鼠.草泥馬.牧場其他動物
無尾熊
無尾熊(Koala),是澳洲的代表性動物之一,以其圓滾滾的身材、毛茸茸的耳朵和慢吞吞的動作深受大家喜愛。牠們獨特的生態習性,讓無尾熊成為澳洲最受歡迎的動物之一。
外表特徵
- 圓滾滾的身材: 無尾熊的身體圓圓胖胖的,這主要是因為牠們的消化系統很大,用來消化難以消化的尤加利葉。
- 大大的耳朵: 無尾熊的耳朵很大,上面覆蓋著濃密的毛髮,有助於散熱。
- 毛茸茸的皮毛: 無尾熊的皮毛厚實,可以幫助牠們保持體溫。
- 尖銳的爪子: 無尾熊的爪子非常鋒利,有助於牠們在樹上攀爬。
生活習性
- 樹棲動物: 無尾熊幾乎一生都生活在桉樹上,牠們的爪子非常適合攀爬樹木。
- 食性專一: 無尾熊的食物幾乎只有桉樹葉,而且牠們對桉樹葉的選擇非常挑剔。
- 睡眠時間長: 無尾熊每天睡眠時間長達18-20小時,這也是牠們能量消耗較低的原因之一。
- 獨居動物: 無尾熊大多是獨居動物,只有在繁殖季節才會聚集在一起。
為什麼無尾熊只吃尤加利葉?
- 低能量食物: 尤加利葉的營養價值較低,纖維含量高,難以消化。
- 毒性: 許多種類的桉樹葉含有毒素,但無尾熊的肝臟能夠代謝這些毒素。
- 適應環境: 長期的演化讓無尾熊的消化系統適應了以尤加利葉為食。
參觀無尾熊
如果你想近距離觀察無尾熊,可以前往澳洲的動物園或野生動物保護區。在這些地方,你可以看到無尾熊在樹上慵懶地睡覺,或者參加一些互動活動。
温馨提醒: 在參觀時,請務必遵守園區的規定,不要隨意餵食或觸摸動物,以確保牠們的安全。
天堂鄉牧場的無尾熊.除了在拍照區外.在一旁小圈養區內.也有數隻活動.親眼所見時.才了解為何大小朋友都喜歡了.慵懶.沉睡.慢動作.緊抓樹枝不放.都是很卡哇伊的動作
近距離欣賞袋鼠和無尾熊▼
活動內容:近距離觀賞澳洲代表性動物-袋鼠與無尾熊
活動時間:09:30 - 16:30
無尾熊的一生:從樹上寶寶到獨立生活
1. 育兒袋中的小生命
- 早產兒: 無尾熊寶寶出生時非常小,就像一顆小葡萄,而且還沒有完全發育。
- 育兒袋的家: 出生後,無尾熊寶寶會立刻爬進媽媽的育兒袋裡,吸吮媽媽的奶水,繼續發育成長。
- 漫長的哺乳期: 無尾熊寶寶在育兒袋裡的時間比其他有袋類動物都長,大約要待6-7個月。在這段時間裡,牠們會逐漸長大,並開始長出毛髮。
2. 探索世界的第一步
- 初次探頭: 大約6-7個月大時,無尾熊寶寶會開始好奇地將頭伸出育兒袋,看看外面的世界。
- 學習爬樹: 剛開始,牠們會緊緊地抱住媽媽,學習爬樹。
- 固體食物: 除了喝奶之外,無尾熊寶寶也會開始嘗試吃一些媽媽反芻出來的尤加利樹葉。
3. 獨立生活
- 背著媽媽: 當無尾熊寶寶長大到無法再待在育兒袋裡時,牠們就會爬到媽媽的背上,跟著媽媽一起活動。
- 學習生存技能: 在媽媽的帶領下,無尾熊寶寶會學習如何尋找食物、躲避天敵,以及如何在樹上生活。
- 獨立生活: 大約1歲左右,無尾熊寶寶就會開始獨立生活,尋找自己的地盤。
成年後的無尾熊
- 獨居生活: 成年的無尾熊大多過著獨居的生活,只有在繁殖季節才會聚集在一起。
- 挑食的專家: 無尾熊的飲食非常特殊,牠們幾乎只吃尤加利樹葉。
- 慢活一族: 無尾熊是出了名的懶惰,一天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睡覺和休息。
澳洲無尾熊:為何成為受保護的國寶?
為什麼無尾熊需要保護?
- 棲息地破壞: 無尾熊對生活環境非常挑剔,牠們幾乎只以尤加利樹葉為食。隨著澳洲的開發,許多尤加利樹林被砍伐,無尾熊的棲息地不斷縮小。
- 氣候變遷: 氣候變遷導致極端天氣事件頻發,如乾旱和野火,進一步破壞了無尾熊的棲息地,並導致牠們的食物來源減少。
- 疾病: 無尾熊容易感染披衣菌等疾病,這對牠們的生存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 車禍: 隨著澳洲道路網絡的擴展,無尾熊被車輛撞擊的事件也時有發生。
- 非法捕獵: 雖然非法捕獵無尾熊的行為已經被禁止,但仍有一些人會非法捕獵無尾熊。
無尾熊的獨特性
- 獨特的飲食習慣: 無尾熊幾乎只以尤加利樹葉為食,這種特殊的飲食習慣使得牠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弱。
- 低代謝率: 無尾熊的代謝率很低,每天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睡覺來節約能量。
- 獨居動物: 無尾熊通常過著獨居的生活,只有在繁殖季節才會聚集在一起。
保護無尾熊的努力
為了保護無尾熊,澳洲政府和各界人士一直在努力:
- 建立保護區: 在澳洲各地建立了許多無尾熊保護區,為牠們提供安全的棲息地。
- 立法保護: 澳洲政府制定了嚴格的法律來保護無尾熊,禁止捕獵和非法交易。
- 公眾教育: 透過教育,提高公眾對無尾熊保護的意識。
- 科學研究: 科學家們一直在進行無尾熊的研究,以更好地了解牠們的生活習性,並為保護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為什麼無尾熊總是睡在樹上?
- 安全感: 樹上是無尾熊最安全的地方,可以躲避天敵。
- 舒適度: 樹枝的弧度和柔軟度非常適合無尾熊的身體,讓牠們可以舒適地睡覺。
- 食物來源: 無尾熊的食物——尤加利樹葉就長在樹上,牠們不用走太遠就能吃到食物。
無尾熊的睡眠習慣:一天睡20小時的樹上懶骨頭
為何無尾熊要睡這麼多?
- 低能量食物: 無尾熊主要以尤加利樹葉為食,這種樹葉的營養價值較低,且含有毒素。為了消化這些低能量的食物,無尾熊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牠們必須通過長時間的睡眠來減少能量消耗。
- 低代謝率: 無尾熊的代謝率比其他哺乳動物低很多,這也是牠們需要長時間睡眠的原因之一。
- 保護自己: 在野外,無尾熊面臨著許多天敵,如野狗、老鷹等。長時間的睡眠可以幫助牠們躲避天敵。
無尾熊的睡眠時間
- 一天20小時: 無尾熊平均每天會睡18-20個小時。
- 淺眠與深眠: 無尾熊的睡眠並非一直處於深睡狀態,而是會在淺眠和深眠之間交替。
- 睡眠姿勢: 牠們通常蜷縮在樹枝上睡覺,有時會將頭埋在手臂之間。
無尾熊的睡眠對牠們有什麼影響?
- 節省能量: 長時間的睡眠可以幫助無尾熊節省能量,以應對食物來源不穩定的情況。
- 消化食物: 睡眠有助於無尾熊消化食物,吸收營養。
- 保持體溫: 睡眠可以幫助無尾熊保持體溫,尤其是在寒冷的夜晚。
實況影片
無尾熊合影
袋鼠
袋鼠,作為澳洲的象徵,是這個島國最具代表性的動物之一。牠們獨特的跳躍方式、溫順的外表以及在澳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都讓袋鼠成為全球知名的動物明星。
袋鼠的外貌特徵
袋鼠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它們強壯的后腿和尾巴。這些身體部位讓牠們能夠跳躍數米,是世界上跳躍能力最強的哺乳動物之一。
- 強壯的后腿: 袋鼠的后腿肌肉發達,能夠提供強大的彈跳力。
- 粗壯的尾巴: 尾巴不僅用於平衡,還能作為第五隻腳,幫助袋鼠站立和跳躍。
- 育兒袋: 雌性袋鼠腹部有一個育兒袋,幼崽出生後會在裡面成長。
袋鼠的生活習性
- 群居生活: 袋鼠通常以群居的方式生活,但也會獨居。
- 草食性動物: 袋鼠主要以草、樹葉和果實為食。
- 夜行性: 為了避免高溫和天敵,袋鼠通常在夜間活動。
- 跳躍移動: 袋鼠的移動方式主要是跳躍,牠們可以跳得很高也很遠。
袋鼠在澳洲文化中的地位
袋鼠在澳洲文化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牠們不僅是澳洲的國徽上的圖案,也是許多澳洲城市的吉祥物。
- 文化象徵: 袋鼠象徵著澳洲的獨特性和野性。
- 體育運動: 袋鼠的名字被用於許多澳洲的體育賽事和運動隊伍。
- 原住民文化: 在澳洲原住民的文化中,袋鼠有著重要的精神意義。
袋鼠面臨的挑戰
- 棲息地喪失: 人類活動導致袋鼠的棲息地不斷減少。
- 車禍: 許多袋鼠在穿越公路時被車輛撞死。
- 乾旱: 澳洲的乾旱氣候對袋鼠的生存造成威脅。
袋鼠是澳洲的象徵物.出現在澳洲國徽中.以及一些澳洲貨幣圖案上。許多澳洲的組織團體.如澳洲航空.也將袋鼠作為其標誌。澳大利亞軍隊車輛.艦船在海外執行任務.很多時候都會塗上袋鼠標誌。
澳洲母袋鼠獨特的育兒方式:育兒袋裡的成長故事
育兒袋:大自然的搖籃
母袋鼠的育兒袋位於腹部前方,內部柔軟舒適,並有幾個乳頭。這個育兒袋是專為哺育寶寶而設計的,提供了一個安全、溫暖的環境,讓小袋鼠能夠安心的成長。
獨特的繁殖過程
- 早產兒: 袋鼠寶寶出生時非常小,大約只有花生米的大小,而且器官還未發育完全。
- 育兒袋內的成長: 出生後,小袋鼠會立刻爬進媽媽的育兒袋裡,找到乳頭並開始吸奶。在育兒袋裡,牠們會繼續發育成長,直到長大到可以離開育兒袋為止。
- 多階段的乳汁: 母袋鼠的乳汁成分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改變,以提供寶寶不同階段所需的營養。
- 多重任務: 母袋鼠可以同時懷孕、哺乳育兒袋中的寶寶,甚至照顧已經離開育兒袋但還需要哺乳的幼崽。
離開育兒袋後的成長
- 探頭探腦: 當小袋鼠長大到一定程度時,牠們會開始將頭伸出育兒袋,好奇地觀察外面的世界。
- 學習跳躍: 小袋鼠會在媽媽的帶領下,學習跳躍和奔跑。
- 斷奶: 大約18個月大時,小袋鼠才會完全斷奶,但牠們仍會和媽媽保持親密的關係。
為什麼袋鼠要發展出這種育兒方式?
- 適應環境: 澳洲的環境多變,育兒袋可以保護寶寶免受天敵的傷害,並提供一個穩定的環境。
- 增加繁殖機會: 母袋鼠可以在育兒袋中哺育一個寶寶的同時,懷下一個寶寶,提高了繁殖的效率。
可以撫摸袋鼠與合影喔!!.一點都不怕人。澳洲袋鼠之所以不怕人類,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 長期的接觸與習慣:
- 共存的歷史: 澳洲自從有歐洲人定居以來,袋鼠與人類就一直共存於同一塊土地上。長時間的互動,讓許多袋鼠逐漸習慣了人類的存在。
- 餵食行為: 許多牧場會定期餵食袋鼠,這使得袋鼠將人類與食物聯繫在一起,進而減少對人類的戒心。
2. 天敵較少:
- 澳洲獨特的生態系: 澳洲大陸與其他大陸隔離的時間較長,因此發展出獨特的生態系統。袋鼠在澳洲幾乎沒有大型的天敵,這讓牠們在面對人類時,相對沒有太強烈的危機感。
- 人類並非威脅: 與其他地區的野生動物不同,澳洲的袋鼠通常不會將人類視為直接的威脅,因此牠們對人類的警戒心較低。
3. 性格溫馴:
- 草食性動物: 袋鼠大多是草食性動物,性情相對溫馴。除非受到挑釁或保護幼崽,否則通常不會主動攻擊人類。
- 好奇心重: 袋鼠對周圍環境充滿好奇心,這也使得牠們更容易接近人類。
4. 缺乏畏懼經驗:
- 成長環境: 在一些牧場中,袋鼠從小就接觸人類,甚至被人工餵養,這使得牠們對人類的恐懼感大大降低。
實況影片
羊駝
羊駝(Alpaca).又名駝羊.外形有點像綿羊.一般在高原生活.約90%以上生活在.祕魯及智利的高原上.其餘分佈澳洲的維多利亞州.新南威爾斯州。草泥馬為這種動物的另外名稱。羊駝皮毛可作為羊毛的高檔替代品. 因此羊駝毛皮有「軟黃金」之稱。現在,澳洲也成為了牠們重要的棲息地之一。
羊駝屬於偶蹄目駱駝科,與駱駝是近親。牠們的體型比駱駝小得多,毛髮也更為細緻柔軟。羊駝的毛色多樣,有白色、黑色、棕色等,甚至還有斑紋的品種。
羊駝在澳洲
你可能會好奇,羊駝這種南美洲的動物,為何會出現在大洋洲的澳洲呢?其實,羊駝被引入澳洲的時間並不長,主要是在20世紀末。澳洲的廣袤牧場和溫和氣候為羊駝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加上牠們的毛髮品質優良,很快就受到了澳洲農民的歡迎。
羊駝的經濟價值
羊駝的毛髮被稱為「軟黃金」,其價值甚至高於羊毛。羊駝毛的優點包括:
- 柔軟: 羊駝毛纖維細長,觸感柔軟,保暖性佳。
- 輕盈: 羊駝毛比羊毛更輕,穿著舒適。
- 不易起球: 羊駝毛的纖維結構緊密,不易起球。
- 天然色澤: 羊駝毛具有多種天然顏色,無需染色。
因此,羊駝毛被廣泛用於製作高級服飾、毛毯、披肩等。
在澳洲與羊駝互動
澳洲許多牧場都飼養羊駝,並提供遊客互動體驗。你可以近距離接觸這些可愛的動物,甚至可以親手餵食牠們。一些牧場還提供騎乘羊駝的體驗,讓你感受一下騎乘這種獨特動物的樂趣。
鴯鶓
鴯鶓(注音:ㄦˊ ㄇㄧㄠˊ.音同兒苗).是現存世上除了鴕鳥以外最大的鳥類.僅分布於澳大利亞.是國徽上的動物之一.也譯作澳洲鴕鳥。鴯鶓(Emu),是澳洲特有的一種大型鳥類,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鳥類,僅次於鴕鳥。牠們擁有獨特的外貌和習性,是澳洲的國徽上的動物之一,與袋鼠並列為澳洲的代表性動物。
鴯鶓的外貌特徵
- 高大身材: 鴯鶓的身高可達1.5至2公尺,體重約45公斤。
- 無翼善跑: 雖然有翅膀,但已經退化,無法飛行。牠們的腿部強壯有力,適合奔跑。
- 羽毛柔軟: 鴯鶓的羽毛柔軟蓬鬆,主要為棕色,具有良好的保暖性。
- 長脖子和尖嘴: 鴯鶓的脖子長而靈活,尖銳的喙用於啄食。
鴯鶓的生活習性
- 雜食性: 鴯鶓是雜食性動物,主要以植物的果實、種子、嫩芽為食,也會吃昆蟲和小動物。
- 耐旱性強: 鴯鶓能夠長時間不喝水,適應澳洲乾燥的氣候。
- 群居性: 鴯鶓通常成群生活,但也會獨居。
- 善於奔跑: 鴯鶓奔跑速度極快,時速可達50公里以上。
鴯鶓在澳洲文化中的地位
鴯鶓在澳洲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牠們不僅是澳洲的國徽上的動物之一,也是許多澳洲原住民神話傳說中的角色。
- 文化象徵: 鴯鶓象徵著澳洲的獨特性和野性。
- 原住民文化: 在澳洲原住民的文化中,鴯鶓被視為一種神聖的動物。
後記:
1.可以近距離觀看無尾熊.草泥馬.甚至可以撫摸袋鼠.這種機會.人生難得!難怪台灣旅遊團到黃金海岸.一定會到此牧場
2.可以親近可愛的動物.非常適合親子旅遊.也可在藍天下欣賞澳洲牛仔各項表演饒富趣味
澳洲6日行程文章.歡迎大家參考
Day1-中正機場搭機與6天行程說明
Day2-布里斯班.中餐壽司吃到飽
布里斯班.城市貓號City Cat遊覽布里斯班河景
布里斯班.南岸公園
布里斯班.袋鼠角.亞伯特教堂.舊市政廳.喬治王廣場
布里斯班.庫薩山
Day3-春之泉國家公園沁泉瀑布與神木
藍騰酒莊-品酒.餵草泥馬與綿羊
黃金海岸.美麗沙灘與海景
黃金海岸.輕軌電車
Day4-SkyPoint 77F觀景台.360度遠眺黃金海岸
天堂鄉牧場.抱無尾熊拍照.剪羊毛與趕羊秀
天堂鄉牧場.無尾熊.袋鼠.草泥馬體驗
布洛德海灘Broadbeach海景
南海免稅商店與推薦商品
春之泉國家公園.自然橋藍色螢火蟲
Day5-大嘴鳥.鵜鶘.塘鵝.餵食秀
波利特國家公園
海港城購物中心Harbour Town
神仙灣
布里斯班機場返國.機場一覽
Day6-7-11.藥妝店.超級市場.菜市場巡禮
黃金海岸天堂度假酒店.住宿3天感想
澳洲返國感想與長榮降落景觀
◉✿ 別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 →想完成的就去完成 →想追求的就去追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