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山觀音寺】位於台北縣林口鄉菁湖村,奉祀十八手觀世音菩薩尊像。嘉慶辛酉年間(公元一八○一年)由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龍山寺,分靈大媽、二媽、三媽到台灣來。由「大坪頂」地區信徒,恭迎大媽尊寶像由「十八坪位」輪流奉祀。
【竹林山觀音寺】,簡稱竹林山寺、竹林寺。原稱竹林山寺,又稱林口廟或林口觀音媽廟,是位於台灣新北市林口區的著名景點,位於林口區竹林路325號。
廟內除主神十八手觀音菩薩(侍神:善才龍女)以外,一樓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陪祀兩旁,正殿東西則塑有玄壇真君、關聖帝君、文昌帝君、註生娘娘、天上聖母、福德正神、伽藍菩薩、韋馱菩薩等神像。
【竹林山觀音寺】1950年從日式建築改建為台式建築,歷經半世紀歲月,廟體建材日漸腐朽,多屆董監事研商後,決定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九月二十八日動土改建,工程歷時十二年餘,共耗資新台幣廿億元,於民國一○一年(2012年)十二月九日重建入火安座大典後,正式重新啟用。
該寺目前為地方信仰中心,由林口、八里、桃園、南崁、龜山、大園、蘆竹、鶯歌、新莊、泰山、五股、樹林、板橋、三重、臺北、冬山等二十處地方人士輪流奉祀。
建築仍然沿襲我國南方傳統風貌。巍峨壯麗,莊嚴肅穆,兩側鐘鼓樓巍然聳立,極為壯觀。寺裡的中庭,更是寬闊,可以容納千人同時參拜。
香爐前大家虔誠膜拜
為何取名竹林山呢?原因為民國二十七年開始興建,二十八年完工,略具寺廟規模,經王金生先生取蘆竹鄉的「竹」字、林口鄉的「林」字、龜山鄉的「山」字,命寺名為「竹林山」寺,恭迎寶像入寺奉祀。
台灣光復第二年(三十五年),本寺信徒共議擴建計劃改建為本國式寺廟,公推黃永茂先生擔任董事長,王金生先生負責策劃,花費不少心血,三十七年公推熱心公益之吳 水先生擔任建設委員長,親自督工建造,竭盡心力,十分辛勞,民國三十八年工程全部完成,同時改寺名為「【竹林山觀音寺】」。
【竹林山觀音寺】保留本省民間建築藝術的精華,木雕、石刻,不論鳥獸蟲魚、人物花卉、雕鏤得十分精緻典雅。鐫刻石柱的對聯,書法蒼勁雄邁,都出自名家手筆。
【竹林山觀音寺】除主神十八手觀音以外,一樓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陪祀兩旁,正殿東西則塑有玄壇真君、關聖帝君、文昌帝君、註生娘娘、天上聖母、福德正神、伽藍菩薩、韋馱菩薩等神像。一樓有太歲星君殿。左殿二樓祀地藏菩薩、右殿二樓祀魁星爺、至聖先師、神農大帝。
大殿倆側有許願池
許願後.錢幣投上龍頭上
【竹林山觀音寺】採三落七門閩南風格建築,屋頂採四垂頂式。建坪九百七十坪,主殿高達七十五台尺,木料採用台灣檜木,其中主殿大樑跨距五十台尺,如此巨木得之不易。木雕採用高級樟木。
石材購自大陸之青斗石,質地堅牢細緻。屋頂採用五彩高級琉璃瓦。
香客大樓.地下室有免費平安麵,可前往吃碗平安麵保平安
平安麵是指由善心人士捐贈之麵條,或直接捐贈香油錢,再由廟方代替香客購買麵條,並提供場地、設備、材料(如沙拉油、配料)、人力製成的料理,讓香客在拜拜後、回家之前食用,目的是為了跟香客結緣,並讓香客獲得小小祝福。
平安麵提供時間:農曆每月初1、15、每週日、觀音佛祖的聖誕(農曆2/19、6/19、9/19)。提供品項:以平安麵(清湯麵)為主,另可能有乾麵、包子、粽子、油飯、湯圓、仙草、綠豆湯。
香客吃完平安麵後,只要將碗筷交給廟方志工統一清洗即可,另可視個人意願捐贈香油錢,亦可直接捐贈麵條供廟方日後使用,但建議以方便保存、烘乾的關廟麵、經濟麵為主。
【竹林山觀音寺】
地址: 新北市林口區竹林路325號
電話:02 2601 1412
開放時間: 04:45–22:00
林口【竹林山觀音寺】 - Facebook
交通方式
【客運路線】
三重客運 (1210)於「【竹林山觀音寺】」站下車後步行約3分鐘
三重客運 (1209),(708),(708A),(786),(822),(858),(898),(920),(925),(936),(945),(946),於「林口農會」站下車後步行約10分鐘
三重客運 (1211), (1211A)於「頭湖路口」站下車後步行約10分鐘
桃園客運 (5063),(5069),(5071)於「林口農會」站下車後步行約10分鐘
【免費巴士路線】
新巴士 (F231),(F235)於「歐香社區」站下車後步行約3分鐘
新巴士 (F250),(F233),(F238),(F236)於「中湖頭郵局」站下車後步行約5分鐘
林口三井Outlet小巴 (紅線) *僅週末及農曆初一/十五行駛於「【竹林山觀音寺】」站下車後步行約3分鐘
竹林山觀音寺沿革
清治時期乾隆年間(1738年),唐山的泉州三邑移民由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泉安龍山寺迎接「十八手觀音」等三尊觀音大士佛像,奉於艋舺龍山寺。清治嘉慶六年(1801年),今日林口一帶的泉州三邑移民創立神明會「龍山寺檀越會」,迎接前述「十八手觀音大士」到林口奉祀。當地人稱此尊「十八手觀音大士」為大媽,由大坪頂地區(五湖、五坑、龜山)所謂十八坪位(十八處角頭)鄉民輪祀,所謂十八坪位係包括:菁埔、太平嶺、大湖、樹林口、南勢埔、牛角坡、坑子外、下福、頂福、南崁頂、舊路、瑞樹坑、楓樹坑、下湖、大檜溪、坑子、大南灣、內厝。清代咸豐三年(1853年)艋舺頂下郊拚時,頂郊向塔悠及林口求援,兩莊的團練壯丁至艋舺,奮力合作。頂郊為感謝兩莊恩情,將艋舺龍山寺供奉的兩座號稱「廣大靈感觀音大士」神像,分別贈給塔悠、林口兩莊,塔悠莊由許姓仕紳供奉之,而林口信眾將此神像交由龍山寺檀越會奉祀。
臺灣日治時期昭和十二年(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日本政府官方積極推行皇民化運動,禁絕臺灣民間信仰活動,後由信徒陳隆兄弟設法,暗中奉祀兩年多,才避免遭到日警焚毀,事後地方仕紳勸說日本官吏:「日本亦篤信佛教,觀音菩薩為佛教大菩薩,亦廣為日本人奉祀,素來護佑日本。」臺灣總督府於是勉強同意奉祀,但須興建日本風格寺廟。
昭和十四年(1939年),總督府有條件的同意下,地方善信黃永茂等人捐獻土地,完成一和風的寺廟,本命名為「林口庄龍山寺」,為了避免與艋舺龍山寺混淆,在仕紳王金生的建議下,旋即改以蘆竹的「竹」、林口的「林」、龜山的「山」三個字,命名為「竹林山寺」。奉祀日本皇室祖神天照大神與觀世音菩薩(因不敢貿然迎回十八手觀音佛祖安座,則由重新雕刻之觀音佛祖安鎮寺中,即今之「二媽」又稱「巡迴媽」),十八手觀音則繼續藏匿於桃園蘆竹鄉下的民宅樓閣上。臺灣日治時期結束後,1946年信眾舉辦了神道儀式,將天照大神神龕請出寺外,迎回藏匿於蘆竹的十八手觀音。
隨著信眾日益增加,將原有十八坪位輪值祭祀區以及新加入之區域,重新調整為三大輪值區:直屬坪位、巡迴坪位、正爐坪位,共二十二個坪位,日後各地參予者眾,輪值區域增為二十四至二十六。目前為地方信仰中心,由林口、八里、桃園、南崁、龜山、大園、蘆竹、鶯歌、新莊、泰山、五股、樹林、板橋、三重、臺北、冬山等二十處地方人士輪流奉祀。 2018年12月11日,以「竹林山寺巡迴觀音媽過頭」登錄為新北市民俗無形文化資產。
謝謝大家閱讀榮新文章,喜歡的話別忘記按讚與分享
▼台灣旅遊▼
▼國外旅遊▼
◉✿ 別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 →想完成的就去完成 →想追求的就去追求。◉✿
#竹林山觀音寺 #竹林山觀音寺收驚 #竹林山觀音寺求子 #竹林山觀音寺很靈 #竹林山觀音寺美食 #竹林山觀音寺獎學金 #竹林山觀音寺靈籤 #竹林山觀音寺靈驗 #林口竹林寺交通 #林口竹林寺怎麼拜
竹林山觀音寺,竹林山觀音寺收驚,竹林山觀音寺求子,竹林山觀音寺很靈,竹林山觀音寺美食,竹林山觀音寺獎學金,竹林山觀音寺靈籤,竹林山觀音寺靈驗,林口竹林寺交通捷運,林口竹林寺怎麼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