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脊梯田,這座世界級的自然奇觀,坐落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龍勝縣。它以其獨特的梯田景觀聞名於世,被譽為「世界梯田的經典」。
壯麗的梯田風光
龍脊梯田的梯田層層疊疊,蜿蜒於山間,宛如一條條玉帶,從山腳盤旋至山頂。隨著季節的變化,梯田呈現出不同的色彩:春天的嫩綠、夏天的翠綠、秋天的金黃,以及冬天的銀白。每一個季節,都為龍脊梯田增添了獨特的魅力。
豐富的人文風情
龍脊梯田不僅是自然景觀的傑作,也是人文風情的薈萃之地。這裡居住著壯族和瑤族兩個少數民族,他們世世代代在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創造了獨特的文化。
絕佳的旅遊體驗
龍脊梯田不僅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也是徒步旅行者的樂園。遊客可以沿著蜿蜒的梯田小道漫步,欣賞壯麗的梯田風光,體驗當地民俗風情。
- 徒步旅行: 在梯田間徒步,感受大自然的清新空氣,欣賞沿途的秀美風光。
- 觀賞日出日落: 站在高處,欣賞日出日落,感受大自然的壯麗。
- 體驗民俗風情: 參觀當地村寨,了解少數民族的傳統生活方式。
如何前往
龍脊梯田交通便利,可乘坐火車或飛機到達桂林,然後轉乘汽車前往龍勝縣。
提示:
- 最佳旅遊季節: 春秋兩季是前往龍脊梯田的最佳時節,氣候宜人,景色優美。
- 住宿: 龍脊梯田周邊有眾多農家樂和民宿,可以提供舒適的住宿體驗。
龍脊古壯寨梯田觀景區的交通方式多樣,方便遊客從桂林市及周邊地區前往。以下是主要的交通選擇:
1. 從桂林市出發
專線巴士:從桂林市乘坐專線巴士是最方便的選擇之一。專線巴士通常在桂林市的主要車站(如香江大飯店或桂林北站)發車,車程約2小時,票價約25至40元不等。
公共巴士:可選擇從桂林乘坐普通巴士到達龍勝縣,然後再轉乘前往龍脊梯田的班車。這種方式的票價約為15元,總行程時間可能會稍長,約需3小時左右。
2. 自駕
自駕游:如果選擇自駕,從桂林市中心出發約需1.5至2小時,沿著指示牌駛向龍勝方向。路況良好,但山路較窄,需要小心駕駛。到達景區後,可在入口處購票並繼續前往各個觀景點。
3. 包車服務
包車:對於希望更靈活的行程安排的遊客,可以考慮包車服務。這樣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調整出發時間和行程,但價格會比公共交通高一些。建議與當地旅行社聯繫以獲取報價和安排。
4. 從陽朔出發
專線巴士:從陽朔出發也有專線巴士可供選擇,車程約3至3.5小時,票價大致相同,具體依據實際情況而定。
龍脊梯田,是指在龍脊山上開發出的梯田,從廣義說叫做龍勝梯田,從狹義上稱為龍脊梯田。位於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平安村龍脊山,距縣城22公里。距桂林市80公里。
龍脊梯田有3個入口,一個是平安村,一個是大寨村,還有一個就是今日遊覽的龍脊村(龍脊古壯寨)。
售票大廳.門票人民幣80元
要進入古壯寨梯田觀景區.在遊客中心購票後.尚需撘乘中巴.行走山路約15分始可達
龍脊梯田只是一個景區統稱,包含龍脊寨(壯族).平安寨(壯族).中六寨(瑤族).大寨(瑤族).田頭寨(瑤族).小寨(瑤族)等若干村寨
木造建築.非常有古樸味
[龍脊梯田.天下美景]石碑.能夠稱呼天下美景.一定有其過人之處
龍脊梯田距龍勝縣城27公里,距桂林市區103公里,景區面積共66平方公里,梯田分佈在海拔300m至1100m之間,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層層疊疊,高低錯落。
龍脊梯田有幾個最佳拍照點,特別適合攝影愛好者捕捉壯麗的自然景觀和日出日落。以下是主要的觀景點:
1. 西山韶樂
位置:海拔最高的觀景台,位於金坑大寨區。
特色:這裡視野開闊,可以正面欣賞到日出,適合拍攝全景。由於位置較高,能夠捕捉到壯觀的梯田景象,但可能會因為光比過大而影響拍攝效果。
2. 千層天梯
位置:相對較低,距離西山韶樂較近。
特色:這裡的梯田形狀規整,水灌溉後能形成美麗的鏡面效果,非常適合拍攝延時視頻和人像。日出時光線條理分明,是拍攝的好地方。
3. 金佛頂
位置:可搭乘纜車到達,交通便利。
特色:雖然這裡的日出視角不如前兩者,但因為交通方便,適合不想徒步的遊客。拍攝小景需要步行到觀景台下方。
龍脊梯田分為金坑(大寨)瑤族梯田觀景區,平安壯族梯田觀景區。通常意義上的龍脊梯田是指龍脊平安壯族梯田,也是開發較早的梯田。
梯田分佈在海拔300米至1100米之間,最大坡度達50度,前往梯田幾乎都是盤山公路,一直升到約海拔 600米以上,到梯田時海拔達到880米。
2018年4月19日,中國南方稻作梯田(包括廣西龍胜龍脊梯田、福建尤溪聯合梯田、江西崇義客家梯田、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在第五次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國際論壇上,獲得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正式授牌。
延著田間小石路行走.邊走邊欣賞眼下美景.此時正值收割前.稻子金黃波浪.層層疊疊.高低錯落.從山頂延伸而下.令人讚嘆
龍勝所處的南嶺山地距今6000年至12000年前就出現了原始栽培粳稻,是世界人工栽培稻的發源地之一。秦漢時期,梯田耕作方式在龍勝已經形成。
唐宋時期龍勝梯田得到大規模開發,明清時期基本達到現有規模。龍勝梯田距今至少有2300多年的歷史,堪稱世界梯田原鄉。站在梯田的最高處放眼望去,只感覺到腳下層層疊疊的梯田如潮水般漲起,以排山倒海之勢奔湧而來,組成一個縱橫開闔、酣暢淋漓的梯田群體,形成一個張揚著力與美的梯田世界
龍脊梯田-始建於元朝,完工於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曆史,是廣西二十個一級景點之一。
龍脊梯田是壯族和瑤族的聚居地,這裡的少數民族文化豐富多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傳統節日
晒衣節:每年農曆六月六舉行,是瑤族的重要節日之一。在這一天,村民會展示自家的傳統服飾,並舉行歌舞表演,場面熱鬧非凡。活動中,瑤族婦女會將漂亮的衣服晾曬在廊檐下,並進行篝火晚會和民族歌舞展示,展現瑤族的傳統文化和社區凝聚力。
2. 服飾文化
瑤族服飾:瑤族的傳統服裝色彩鮮豔,常以紅色為主,並配以精美的刺繡和飾品。這些服飾在節慶和重要場合中穿著,展示了瑤族的文化身份和藝術才華。
3. 音樂與舞蹈
民間音樂:當地居民經常舉行歌唱活動,特別是在節慶期間。瑤族的歌曲通常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敬畏,伴隨著傳統樂器如鎖呐和鼓進行演出。
4. 農耕文化
傳統農業技術:龍脊梯田的農耕方式融合了壯族和瑤族的智慧,特別是在水稻種植方面。當地居民依賴梯田進行水稻栽培,這不僅是生計來源,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5. 手工藝
刺繡與編織:瑤族婦女擅長刺繡和編織,她們製作的手工藝品常用於日常生活中,也作為旅遊紀念品出售。這些作品不僅實用,也富有藝術價值。
龍脊梯田不僅是一個自然美景,更是壯族和瑤族文化的重要承載體,吸引著眾多遊客來此體驗獨特的民族風情。
龍脊梯田景區內居住著壯族、瑤族兩種民族,以壯族為主,龍脊的壯族是北壯的代表,服飾獨特,風情獨具
龍脊梯田只是一個景區統稱,包含龍脊寨(壯族)、平安寨(壯族)、中六寨(瑤族)、大寨(瑤族)、田頭寨(瑤族)、小寨(瑤族)等若干村寨。
梯田如鍊似帶,把一座座山峰環繞成一隻隻巨大的螺螄,有的像巨扇一樣半摺半開,斜疊成一個個狹長的扇;有的則像天鏡被分割,然後有層次地鑲嵌成多種圖形的碎塊。
梯田處處有,可像龍脊梯田這樣大規模的集中實屬罕見。從流水湍急的河谷,到白雲繚繞的山巔,從萬木蔥蘢的林邊到石壁陡崖前,凡有泥土的地方,都開闢了梯田。
垂直高度達五六里,橫向伸延五六里,那起伏的和高聳入雲的山,蜿蜓的如同一級級登上藍天的天梯,像天與地之間一幅幅巨大的抽像畫。
遙望遠處壯族住家與梯田
我與老婆留影側身配合梯田波浪.也很有feel
有一位詩人是這樣描寫金坑紅瑤梯田的:“龍脊梯田氣勢雄,千層萬級繞從峰,條條曲線盤青帶,道道橫縑幻彩虹,疑是群螺出海底,分明疊錦墜蒼穹,回眸欲辨歸來路,迎面天梯架九重”。
延著蜿蜒鄉間小路.可以欣賞不同角度梯田美景
我一直邊走邊拍.不曾停下.也被老婆拍下
遊覽的最佳時間:每年農曆四月十五以後,梯田開始放水的半個月和每年中秋以後的半個月。龍脊的雪景也很棒,但是下雪的時間不定,看運氣了。景區最熱7月,平均氣溫28.3度;最冷1月,平均氣溫7.9度。
景色秀麗、如詩如畫。龍脊梯田整齊有序,線條豐富多彩,線條形狀以曲線為主,曲線賦於人們一種動態美,尤其是那些長長的曲線和波浪線,使人聯想到這些梯田好像是天上飄落的彩帶。
有的梯田連片看像山鷹展翅;有的梯田如七星伴月,有的梯田就是典型的梯形圖形,還有花邊田等。
龍脊梯田的生命色彩像梯田本身一樣層次分明,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神韻,令人陶醉。
龍脊梯田有1號和2號兩個觀景點,1號觀景點在村子東側上方,較遠。2號相對近一些。1、2號觀景點之間有平路相連,兩處都可看見當地最為著名的龍脊梯田中的“七星伴月”,“七星伴月”是龍脊梯田的精華,是七個小山頂梯田和一個大的山頂梯田。
從梯田的遠處望過來,一層層梯田似一道道鱗片,把一座連綿峻峭的龍脊山裝點成一條活靈活現通體閃光的巨龍。
與老婆留影
小路一路延伸到村內
來了台3輪車.提供旅客從入口坐車到村內服務.行動不便者.非常方便
小路來到村子上頭.這裡已有部分稻子收割
俯瞰壯族古建築.就在金黃稻田中
山寨的房屋是清一色的吊角樓,錯落有序的山寨與大山融為一體,古樸清雅,畫意十足,來到金坑大有返璞歸真、回歸自然之感。
龍脊寨海拔600m,寨樓終日水光映照,雲影拂弄,猶如天宮仙境,與千畝梯田成為奇景。村寨有200多戶,1000多人,為潘、廖、侯三姓的壯族聚居區。
龍脊梯田在中六瑤寨可住,在田頭寨和平安村之間。沒有專門的旅館,要住到瑤家,衛生差一些,價格就在講了,但不會比家庭旅館還貴。
龍脊古壯寨,也沒有專門的旅館,要住在人家,有很多古老的房子,獨具民族風情的吊腳樓,有些位置好的推窗就可以看見梯田。
龍脊四寶-茶葉、辣椒、水酒、香糯。龍脊茶葉在清朝時是貢品;龍脊香糯釀成的龍脊水酒香甜可口;龍脊辣椒有一股濃烈獨特的香味,皮厚子小,辣味適中;龍脊水酒俗有“龍勝茅台”之稱。 龍脊的民族工藝品主要以瑤族的手工刺繡、蠟染、銀器為主,幾乎家家都有賣,做工不錯。工藝品還有紅瑤刺繡頭巾、花腰帶、銀飾叮噹帽、壯族繡球、草鞋、手繡鞋墊
龍脊梯田的傳統建築主要以吊角樓為主,這種建築風格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徵:
1. 建築材料
杉木結構:吊角樓通常使用當地的杉木建造,這種木材耐用且具有良好的抗潮性能,適合潮濕的山區氣候。
2. 建築形式
干欄式結構:吊角樓源自於古代的干欄式建築,底部開放,通常用於存放農具和牲畜,而居住空間則位於樓上,這樣的設計有助於防潮和通風。
3. 層數與佈局
多層結構:這些建築通常為多層,根據家庭人數和需要設計不同的房間。樓層之間的連接通常是通過木製樓梯。
4. 環境適應性
依山而建:吊角樓的設計考慮到地形的起伏,通常依山而建,以適應陡峭的地勢,使建築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
5. 裝飾藝術
傳統雕刻:一些吊角樓會在門窗和屋檐上雕刻傳統圖案,這些裝飾不僅美觀,也承載著豐富的文化意義。
6. 社區功能
社交空間:吊角樓不僅是居住空間,也是社區活動的中心,居民在此聚會、慶祝節日和進行各種社交活動。
村內公家建築
中午在古壯寨用風味餐.餐廳外觀
餐廳內部
竹筒飯
其餘菜色有土雞湯.香菇丸子.臘腸.溪魚.高麗菜.菜色平常.但屬偏遠山區.已實屬不易.其中釀香水酒.非常好喝適口
龍脊梯田地區的傳統食物豐富多樣,融合了當地少數民族的飲食文化,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名品:
1. 竹筒飯
竹筒飯是龍脊梯田的特色美食,使用新鮮的竹筒裝入泡好的米、腊肉、木耳和乾笋等配料,然後放在火上烤制。這道菜的米飯香氣四溢,口感獨特,被稱為“綠色米飯”。
2. 龍勝竹笋
龍勝地區盛產各種竹類,尤其是毛竹和冬笋。當地的竹笋清甜脆嫩,具有獨特的山野自然風味,是當地居民常用的食材。
3. 魚生
龍勝的魚生以新鮮的江魚為主料,經特製調料處理後食用,味道鮮美爽口。這道菜通常在節慶或重要場合中享用,是當地的一道傳統佳肴。
4. 油茶
油茶是龍勝少數民族的重要飲品,使用老樹雲霧茶熬製而成,搭配炒米、花生等配料,風味獨特且營養豐富。
5. 侗家三寶
包括酸魚、酸肉和酸鴨等,這些食物是侗族人傳統的酸食,製作過程中經過發酵,使其味道獨特,酸中帶甜。
6. 水酒
水酒是壯族人特有的酒類,以糯米為主要原料釀造而成,口感芳醇,是當地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7. 慢炖農家雞
這道菜由當地農家精心炖製而成,肉質鮮美、入口即化,是遊客到訪時必嘗的一道美食。
13:00離開龍脊古壯寨梯田觀景區.在入口處留影.也留下美好回憶
1.[世界梯田原鄉].[天下美景].是對龍脊梯田當之無愧的讚美.650年前開山造田的祖先用血汗和生命開出來的梯田.日後變成如此嫵媚瀟灑曲線世界。人們在大自然求生存的堅強意志.在這裡充分地體現出來。
2.當書上與網路上的美景.耀然於眼前時.那種驚嘆.心喜.真的是言語無法形容;秋日尚未收割.也一睹金黃稻浪.天氣雖未晴朗.但無雨.在清涼秋風中.欣賞世界美景.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