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

 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午門,為紫禁城的正門,也是現在遊客進入故宮的唯一入口,位於紫禁城南北中軸線上。 

 午門建成於明朝永樂十八年。清朝順治四年重修,嘉慶六年再修。

午門過去是頒發皇帝詔書之處。每年農曆臘月初一,在午門舉辦頒布翌年曆書的「頒朔」典禮。遇到重大戰爭,軍隊凱旋時,在午門舉辦向皇帝敬獻戰俘的「獻俘禮」。 

 午門平面呈「凹」字形,沿襲隋唐洛陽城紫微宮應天門以及宋朝宮殿丹鳳門的形制,這種建築形制是自漢朝的門闕演變而來。闕門制、方門頂、三門道。午門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下部為墩台,高12.00米,墩台正中開有三個門,兩側各有一座掖門(東側的叫左掖門,西側的叫右掖門),俗稱「明三暗五」。

 留影   

 午門南面的東、西兩側,各建有一座門,其中東為闕左門,西為闕右門。《國朝宮史·卷十一·宮殿一·外朝》載,「又北東出者為闕左門,西出者為闕右門。門外各有下馬碑石。凡九卿會議,揀選人員,驗看月官,俱集左門下。八旗都統會議俱集右門下。門北為諸王朝房,左右各三楹,甬道左有嘉量亭,右有日景晷度。」

  天帝居住在紫微宮,而人間皇帝自詡為受命於天的“天子”,其居所應象徵紫微宮以與天帝對應,《後漢書》載“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宮,象而為之”。  紫微、紫垣、紫宮等便成了帝王宮殿的代稱。由於封建皇宮在古代屬於禁地,常人不能進入,故稱為“紫禁”。但明朝初期稱為“皇城”,直接稱呼為“紫禁城”則大約始於明朝中晚期。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北京故宮外朝三大殿中最南面的殿,該殿是明清兩朝北京城內最高的建築,開間最多、進深最大和屋頂最高的大殿,堪稱中華第一殿。皇帝登基、冊立皇后等大典都在此舉行。太和殿是皇權的象徵,因而在各種形式上都刻意追求,以示與眾不同。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建在一座三層漢白玉台基上,合稱「三大殿」。「三大殿」和東面的文華殿、西面的武英殿等建築合稱「外朝」。三大殿位於紫禁城中軸線暨北京中軸線上。

 太和殿始建於明朝永樂四年,建成於永樂十八年,初名奉天殿。奉天殿初建時的體量,據《明世宗實錄》卷四百七十記載:「原舊廣三十丈,深十五丈云」,即面闊95米,進深48米,面積達4522平方米

 

 太和殿為重檐廡殿頂。殿頂正脊兩端的螭吻,每個由13塊琉璃構件組成,螭吻高3.40米、寬2.68米、厚0.32米、重約4.3噸,是紫禁城內最大的螭吻。

 

 

 北京故宮由明朝皇帝朱棣始建,設計者為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蘇州人)。佔地72萬平方米(長961米,寬753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用100萬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間半,實際據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7間(而此“間”並非現今房間之概念,此處“間”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間)。

  

 

 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對角線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隻吉祥瑞獸。故宮的設計者認為這樣以顯示皇帝的威嚴,震懾天下。後部內廷卻要求深邃、緊湊,因此東西六宮都自成一體,各有宮門宮牆,相對排列,秩序井然。內廷之後是宮後苑。

 

  

     

 

故宮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三大殿、後三宮、禦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鐘樓,貫穿了整個城市  。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明清古代宮殿建築,東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位於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宮奉天殿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後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後的形制。

 太和殿於明永樂十八年建成,稱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改今名。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上承重簷廡殿頂,下坐3層漢白玉台階,採用金龍和璽彩畫,屋頂仙人走獸多達11件,開間11間,均採用最高形制。

  殿頂垂脊檐角上有琉璃製成的仙人神獸像,除騎鳳仙人外還有10個神獸,數量之多為現存古建築中所僅見,分別是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斗牛、行什。它們既起到美觀的作用。又寄託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願望。

 這些仙人神獸像也有建築功能。屋脊的坡度會使脊瓦下滑,交樑上需要鐵釘固定,為了保護鐵釘免受雨雪侵蝕,這些仙人神獸像就用來當鐵釘的帽子,並起到裝飾作用。垂獸、套獸、戧獸也都是一樣的作用。

   太和殿裝飾豪華。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內外梁枋飾和璽彩畫。門窗上部嵌有菱花格紋,下部浮雕雲龍圖案,接榫處有鐫刻著龍紋的鎏金銅葉

 

 

雙龍搶珠  

  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其平面為凹形。午門後有五座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角樓

 

 

 

 

北京故宮文創商品一年的總收入,折合台幣將近70億,他們可不只平時搶賺文創財,年節假期更是黃金時機。 

 


 乾清宮是內廷正殿,即民間所謂“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中的第一座宮殿。乾清宮面闊9間,進深5間,高20米,重簷廡殿頂。殿的正中有寶座,兩頭有暖閣。乃明清十六個皇帝的寢宮:明朝的十四個皇帝和清代的順治、康熙兩個皇帝,都以乾清宮為寢宮。

    清代順治、康熙年間,乾清宮與政務關係相當密切,皇帝在這裡讀書學習、批閱奏章、召見官員、接見外國使節以及舉行內廷典禮和家宴。雍正帝雖移居養心殿,但還是經常到這裡選派官吏、批閱奏文。

古代皇帝是天子,是老天爺、是昊天的代表,代表著天,而帝王之位極尊,謂之唯一,清氣上升謂之天,濁氣下降謂之地,是故乾就是天,就是清的意思。而道德經裡面又有天得一以清,為表示帝王是天地間唯一的、最尊貴的,他的居所故名乾清宮。

乾清宮正殿寶座上方懸著由清朝順治皇帝御筆親書的“正大光明”匾,這個匾的背後藏有密建皇儲的“建儲匣”。在當時,皇子之間奪取皇位的明爭暗鬥相當激烈。為了緩和這種矛盾,自雍正朝開始採取秘密建儲的辦法,即皇帝生前不公開立皇太子,而秘密寫出所選皇位繼承人的文書,一份放在皇帝身邊;一份封在“建儲匣”內,放到“正大光明”匾的背後。皇帝死後,由顧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儲匣”,和皇帝秘藏在身邊的一份對照驗看,經核實後宣布皇位的繼承人。

乾清宮建築規模為內廷之首,明朝的十四個皇帝和清朝的順治、康熙兩個皇帝,都以乾清宮為寢宮,在這里居住,也在平時處理日常政務。作為明朝皇帝的寢宮,自朱棣至崇禎皇帝朱由檢,共有十四位皇帝曾在此居住。

殿外的露台上左右各有一隻烏龜,各有一隻仙鶴。它們取龜鶴延年之意,象徵江山社稷萬代相傳。

 

這裡的銅龜長的是龍頭,其實不是我們認識的龜,那是“霸下”。霸下,平生好負重,今碑座獸是遺像。

 大殿外,東側有日晷,它是古代的計時工具。西側設有嘉量,是古代的計量器具。

這兩件陳設象徵皇帝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是公正無私的,對天下百姓都是坦誠、平等的

 

 

 萬春亭位於故宮禦花園內浮碧亭以南,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建。萬春亭、千秋亭是一對造型、構造均相同的建築,僅藻井彩畫有細微的差別。

萬春亭位於景山的中峰,中峰的相對高度為45.7米,是北京城南北中軸線上最高和最佳的觀景點。

萬春亭位於禦花園內浮碧亭以南,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建。萬春亭、千秋亭是一對造型、構造均相同的建築,僅藻井彩畫有細微的差別。

留影   


故宮旅遊資訊 

門票設置
北京故宮門票價格旺季60元,淡季40元。

交通信息
公交 
北京市區乘坐1路、2路、52路、59路、82路、99路、120路、126路、觀光1線、夜17路、夜1路、夜2路、專2路在“天安門東”站下車然後步行約900米到達午門。


北京之旅各項資訊連結:
天氣預報-中國天氣網
交通資訊-北京公安交通管理局互聯網

景點圖文:
【世貿天階】亞洲首座.全球第三大規模電子夢幻天幕
【頤和園】中國四大名園.世界遺產名錄之一
【王府井大街】百年悠久歷史商業街
【三輪車遊胡同】-【什剎海】
【煙袋斜街】-看古玩.賞書畫.古建築
【北京國家歌劇院】【天安門廣場】
【紫禁城】【北京故宮】【北京故宮博物院】
【天壇 】【天壇公園 】
【居庸關】【萬里長城】-天下第一雄關
【金面王朝秀 】
【鳥巢】【水立方】【奧林匹克公園】【奧林匹克塔】【中國國學中心】
【798 藝術區 】【 大山子藝術區 】現代藝術與文創基地
住宿圖文:
【盈坤維景酒店】
【懷來皇冠假日酒店 】【 Crowne Plaza Huailai 】
餐廳圖文:
【全聚德-烤鴨】【東來順飯莊-涮羊肉】【蜀國演義餐廳-吃川菜看變臉秀】【大亨酒家】【金殿國際餐廳】【景泰藍工廠】 

arrow
arrow

    榮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