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摩沙堡(葡萄牙語:A Famosa,馬來語:Kota A Famosa)是馬六甲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也是葡萄牙人在東南亞建立的第一座堡壘。這座飽經風霜的古堡,見證了馬六甲在歷史長河中的興衰,如今僅存的聖地牙哥城門,成為馬六甲的象徵。
歷史回顧
- 葡萄牙殖民時期: 1511年,葡萄牙人佔領馬六甲後,為了鞏固統治,開始建造法摩沙堡。這座堡壘不僅是軍事防禦的據點,也是葡萄牙人在東南亞的行政中心。
- 荷蘭統治時期: 1641年,荷蘭人從葡萄牙手中奪取馬六甲,並對法摩沙堡進行了修繕和擴建。
- 英國統治時期: 1824年,英國人佔領馬六甲,由於堡壘已無軍事價值,於1808年下令拆除。
如今的聖地牙哥城門
如今的法摩沙堡僅剩一座城門,即聖地牙哥城門。這座城門是通往法摩沙堡的四大通道之一,因堡壘現已只剩這一道城門,有人誤用城門的名字「聖地牙哥」的稱呼來代指法摩沙堡。
- 歷史意義: 聖地牙哥城門是馬六甲歷史的見證,見證了葡萄牙、荷蘭、英國三個殖民帝國在馬六甲的統治。
- 建築特色: 城門的建築風格融合了歐洲和東南亞的元素,厚重的城牆和精美的雕刻,彰顯了當年的雄偉。
【馬來西亞~新加玻之旅】Day4-麻六甲【法摩沙堡.聖地亞哥城堡】A Famosa.聖地亞哥城門.獨立宣言紀念館
聖地亞哥城堡是馬六甲三最重最堅固的城堡,它位於馬六甲河口聖保羅山的東南麓,是16世紀初期葡萄牙人建築的,號稱東南亞最大和最堅固的城堡。聖地牙哥城門是通往法摩沙堡的四大通道之一,因堡壘現已只剩這一道城門,有人誤用城門的名字「聖地亞哥」的稱呼來代指法摩沙堡。
1511年,葡萄牙人占領馬六甲以後,為了防止馬六甲王朝的殘餘勢力反攻,葡萄牙殖民統帥阿方索·德·阿爾布克爾克在聖保羅山下建成這座號稱「東南亞最大和最堅固的堡壘」,以保護自己的臣民和香料貿易。
據說在建造之時所有的石塊都采自爪哇海底的隕石,並以葡萄牙保護神的名字命名為法摩沙堡。城牆厚達3米,牆內設有城樓和炮臺。
這座城堡依山而築、地勢險要、全部用巨石砌成,並且用葡萄牙的保護神——聖地亞哥來命名。
座最堅固的城堡在150多年內經受了許多次攻擊都巋然不動,最後,英國人只好用重砲徹底摧毀了這座寧死不屈的石頭城。現在,只剩下一座城門倖免於難,當地人把它稱作“沒有牆的城門”。
拿破崙戰爭爆發後,法國攻擊英國的同盟國荷蘭,荷蘭將海外殖民地交給英國管理。1808年,英國士兵害怕歸還馬六甲後,荷蘭人會利用堡壘對付自己,便想趁機拆毀堡壘。由於斯坦福·萊佛士爵士(開埠新加坡的功臣)和明托爵士的干涉,英國人放棄了拆除計劃。但由於干涉太晚,英國士兵仍將堡壘炸毀得只剩下現在的古城門。
1977年5月12日,當地政府第168/1976的古物保護法令將城門列為歷史遺蹟及受保護建築物。2003年,剩餘的城牆牆基被發現,也列為古蹟進行保護。
1509 年,葡萄牙人向馬六甲蘇丹提出分享獲利頗豐的香料和瓷器交易,蘇丹拒絕了葡萄牙人的無理要求。1511年,葡萄牙人捲土重來,他們用武力侵占了馬六甲,歐洲殖民統治時代由此開始。
葡萄牙人在聖保羅山的山腳下建造了法摩沙堡(A'FAMOSA),用於保衛他們新到手的財寶,這座堡壘建於1512年,建造者是阿爾方索·德·阿爾布卻庫(Alfonso de Albuquerque)。
整座城堡後來幾乎被荷蘭人毀滅殆盡,只剩山丘上一小部分的要塞,由此可以俯望馬六甲市、舊港口及馬六甲海峽。
古城堡是馬六甲的歷史標誌,是葡萄牙人在1511年為防止荷蘭人入侵時所建的堡壘。經過戰爭及歲月摧殘後,如今只剩下苔痕斑駁的城門而已。
六甲獨立宣言紀念館:重溫歷史的輝煌時刻
馬六甲獨立宣言紀念館(Proclamation of Independence Memorial)是一座充滿歷史意義的博物館,坐落於馬六甲市中心。這座建築原為英國殖民時期的馬六甲俱樂部,如今則收藏了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獻、照片、影片等,詳細記錄了馬來西亞從殖民統治走向獨立的歷程。
歷史背景
- 建築歷史: 紀念館的建築建於1912年,曾是英國殖民者的社交場所。
- 轉型為紀念館: 馬來西亞獨立後,這座建築被改建為獨立宣言紀念館,以紀念國家獨立的歷史時刻。
展覽內容
- 獨立過程: 紀念館內展示了大量關於馬來西亞獨立運動的珍貴資料,包括照片、文件、影片等,讓參觀者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當年的歷史氛圍。
- 領導人風采: 館內展示了馬來西亞第一任首相東姑阿都拉曼的肖像和生平事蹟,以及其他獨立運動領袖的貢獻。
- 獨立宣言: 紀念館詳細介紹了馬來西亞獨立宣言的過程,以及獨立後馬來西亞的發展歷程。
參觀亮點
- 歷史文件: 您可以看到許多珍貴的歷史文件,如獨立宣言、各項協定等,這些文件見證了馬來西亞獨立的艱辛歷程。
- 多媒體展示: 紀念館內設有多媒體展示區,通過影片、圖片等方式生動地呈現歷史事件。
- 互動體驗: 您可以通過互動的方式參與到展覽中,例如觸摸螢幕、觀看影片等,增加參觀的趣味性。
參觀資訊
- 地址: Memorial Pengisytiharan Kemerdekaan, Jalan Parameswara, Bandar Hilir, 75000 Malacca, Malaysia
獨立宣言紀念館曾是馬六甲俱樂部,建於1912年。 如今它收藏了馬來西亞獨立前後的照片以及馬來西亞第一位首相東姑阿都拉曼的肖像。
遊客可看到所展出的曆史性的文件、地圖、條約、錄像帶、影片、會議記錄、新聞稿及有關爭取獨立的資料。
麻六甲宣言獨立紀念館展示了馬來蘇丹國早期歷史的記錄和照片。它分為幾個部分,紀念館還有一個廣泛的時間表,涵蓋了該國的獨立之旅和現代馬來西亞的發展。
建於1912年,坐落在一座典雅的荷蘭殖民地豪宅內,曾經是麻六甲俱樂部的所在地,是麻六甲殖民地的社交中心。之前的嘉賓包括小說家薩默塞特·毛姆(Somerset Maugham),以及當時豐富多彩的麻六甲(Malacca)風光。
獨立宣言紀念館有永久展覽的歷史照片,立體模型,手稿,舊貨幣,幻燈片和記錄馬來西亞獨立鬥爭的電影,所有這些都按時間順序顯示。
看看第一任首相東姑阿都拉曼在默迪卡宣言中使用的漂亮桌子。此外,還有一個豪華轎車的戶外展覽,用於將第一任總理傳達到他宣布馬來西亞獨立的地點。
馬來西亞觀光局官方網站| 馬六甲(Malacca)
馬來西亞觀光局官方網站
馬來西亞.吉隆坡與麻六甲旅遊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