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羅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是埃及最具代表性的清真寺之一,也是現代開羅的地標。它位於開羅舊城薩拉丁城堡內,建於1830年,由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下令建造。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是仿照鄂圖曼帝國的清真寺而建,風格宏偉壯麗。清真寺的外部由雪花石膏建造而成,因此又稱「雪花石膏清真寺」。清真寺內部有兩座高達82公尺的宣禮塔,是全埃及最高的尖塔。清真寺的大殿寬敞明亮,可容納數千人同時祈禱。大殿內部裝飾華麗,吊掛著許多水晶燈,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

 

 

薩拉丁城堡位於開羅城東郊的穆蓋塔姆山上,是12世紀時期薩拉丁為對抗十字軍東侵而建造。位於公路主幹線邊的薩拉丁城堡巍峨雄偉,城堡前方是一片綠草地,城牆寬2米,城堡分內城和外城,城內建有宮殿和寺廟,阿里清真寺的寺頂尖塔像一把利劍高聳入雲,巨大的圓頂沐浴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開羅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旅遊資訊

地址:埃及開羅薩拉丁城堡內
開放時間:每天 8:00-17:00
門票:成人 100 埃鎊,兒童 50 埃鎊
交通:可乘地鐵 M1 線在 Citadel 站下車,步行約 10 分鐘即可抵達。

參觀開羅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的注意事項
進入清真寺之前,請務必脫鞋。
女性遊客應注意著裝,避免穿著過於暴露的服裝。
在清真寺內部,請保持安靜,不要喧嘩。交通方式

 

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建於1830年,伊曆1246年,位於開羅舊城薩拉丁城堡內。整棟建築具有阿拔斯王朝時期的建築風格。寺廟西南部有一黃銅圍欄,為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的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的墳墓。他於1849年卒後葬此,故清真寺以其名命之。

 

埃及國家軍事博物館位於薩拉丁城堡內,博物館中的展品非常豐富,從遠古到現代。你可以看到土槍長矛、飛機大炮等埃及各個歷史時期的軍隊武器、裝備、服裝,以及城堡的實物、仿製品、模型和圖畫等。

 

穆罕默德·阿里:埃及近代史上的傑出人物
穆罕默德·阿里(1769-1849)是阿拉伯國家近代史上的著名穆斯林君主。他出身於阿爾巴尼亞,1805年成為埃及統治者,在位期間勵精圖治,為埃及的近代化發展奠定了基礎。他上任後,立即著手改革,廢除馬穆魯克制度,建立新的行政體系,發展工農業生產,引進西方軍事技術,並創辦了埃及第一支近代軍隊。

在穆罕默德·阿里的領導下,埃及的經濟、軍事和文化都得到了迅速發展。埃及逐漸成為阿拉伯世界的重要強國,在國際舞台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坐落於埃及開羅城堡,始建於1830年,歷經18年才於1848年竣工,直到1857年賽義德帕夏統治時期才完全完工。其建築風格融合了奧斯曼帝國和伊斯蘭建築特色,是開羅最具代表性的地標之一。

清真寺的建造選址在開羅城堡的馬穆魯克古建築遺址之上,佔地面積廣闊,氣勢恢宏。據說,清真寺所在的地基是由城堡早期建築的廢墟填築而成,可謂歷史悠久。

然而,清真寺的建造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在清真寺完工之前,原本用於牆面裝飾的雪花石膏板被拆除,挪用於阿巴斯一世的宮殿建造。因此,清真寺的牆壁一度裸露在外,僅以木板覆蓋並漆成大理石的樣貌。

1899年,清真寺出現開裂跡象,經過一些簡易的修補後,狀況仍然不容樂觀。直到1931年,福阿德國王才下令啟動全面修復計劃,並於1939年在法魯克國王的統治下完成。

 

 

 

 

 

穆罕默德·阿里選擇完全按照他的前宗主奧斯曼人的建築風格來建造他的國家清真寺。這不僅體現在宏偉的規模和精美的裝飾上,更體現在建築形式的選擇上。

清真寺的平面呈正方形,尺寸為 41x41 公尺,中央矗立著一座巨大的圓頂,直徑達21米,建築高度52公尺。四個小圓頂和四個半圓形圓頂環繞在中央圓頂周圍,形成層層疊疊的壯觀景象。兩座高聳的宣禮塔則拔地而起,直指雲霄,其高度達82米,並設有兩個陽台和圓錐形帽。

這種中央圓頂搭配宣禮塔和半圓頂的建築形式,是奧斯曼帝國時期蘇丹權威的象徵,在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上得到了充分展現。

 

 

清真寺內外牆壁均覆蓋著黃色的雪花石膏,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顯得格外華麗。寺廟正面刻有阿拉伯文銘文、《古蘭經》文和伊斯蘭教四大哈里發艾布·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和阿里的名字,彰顯了清真寺的莊嚴神聖。

清真寺模仿了伊斯坦堡奧斯曼帝國清真寺的樣式建造,帶有濃厚的土耳其建築風格。其平面呈正方形,中央矗立著一座巨大的圓頂,四個小圓頂和四個半圓頂環繞在中央圓頂周圍,形成層層疊疊的壯觀景象。這種中央圓頂搭配宣禮塔和半圓頂的建築形式,是奧斯曼帝國時期蘇丹權威的象徵。 

 

開羅城堡鐘樓(阿拉伯語:برج الساعة‎)是一座約於19世紀興建的時鐘樓,內部存放於法國於1846年製作的大鐘,該鐘樓位於開羅城堡,是埃及第一座公共時鐘。

 

大鐘在法國製造,並於 1846年作為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一世送給鄂圖曼帝國的埃及帕夏穆罕默德·阿里帕夏的禮物送往埃及。它原本打算放置在阿里帕夏內,但最終沒有安裝,而是留在了宮殿內存放。

 

在穆罕默德阿里帕夏清真寺於1848年竣工後,這座大鐘於1856年在埃及阿巴斯一世的統治下安裝在城堡中。這座鐘被安置在一座當地製造的金屬塔樓內,塔上裝飾著阿拉伯文銘文和彩色玻璃。

 


 

 

 

 

 

 

   

 

 

 

 

兩個宣禮尖塔直插雲霄,塔頂離地面85公尺。為開羅城標記之一。

 

 

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宣禮塔最上方圖飾為新月形,是伊斯蘭教的標誌性符號之一。新月象徵著伊斯蘭教的誕生、發展和繁榮。在伊斯蘭教的典籍中,新月具有重要的宗教意義。據傳,先知穆罕默德在麥地那進行傳教時,曾看到天上出現新月,因此將新月定為伊斯蘭教的標誌。

  

清真寺的禮拜殿是其最重要的空間,呈正方形,面積約為1,000平方公尺。禮拜殿的中央矗立著一座巨大的圓頂,高約52米,直徑達21米,是開羅市區內最高的圓頂之一。圓頂由優質的鉛製成,在陽光下閃耀著金色光芒,成為開羅城標誌性的景觀。禮拜殿的牆壁上飾有精美的伊斯蘭花紋和圖案,這些花紋和圖案由幾何圖形和植物圖案組成,色彩鮮豔,線條優美,體現了伊斯蘭藝術的獨特風格。

 

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內部的大型吊燈是清真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色之一。吊燈由黃銅和玻璃製成,高達 30 米。吊燈由數千個小燈泡組成,在晚上可以照亮整個清真寺。

 

吊燈的設計受到奧斯曼帝國時期流行的吊燈的啟發。這些吊燈通常由多個層次組成,並裝飾有複雜的圖案。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的吊燈也不例外。吊燈由三個層次組成,每個層次都裝飾有不同的圖案。

吊燈的中心是一個大型球體,由黃銅製成。球體裝飾有幾何形狀的圖案。球體周圍環繞著一圈較小的球體,也由黃銅製成。這些較小的球體裝飾有植物圖案。吊燈的最外層是一圈玻璃球體。這些玻璃球體是透明的,讓光線通過。

 

 

 

 

清真寺的內部圓頂是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色之一。圓頂高52米,直徑21米,由雪花石建造而成。圓頂的內部飾有精美的彩繪,包括伊斯蘭教的幾何圖案和花卉圖案。自然光從圓頂上的彩色天窗透入,營造出美輪美奐的效果。

 

 

 

 

 

 

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的圓頂不僅具有美學價值,而且還具有重要的宗教意義。在伊斯蘭教中,圓頂象徵著天堂。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的圓頂高聳入雲,似乎將人們帶向天堂。
圓頂的細節
1. 圓頂由雪花石建造而成。雪花石是一種白色的大理石,具有獨特的雪花狀紋理。
2. 圓頂的內部飾有精美的彩繪。彩繪包括伊斯蘭教的幾何圖案和花卉圖案。
3. 自然光從圓頂上的彩色天窗透入,營造出美輪美奐的效果。
4. 圓頂高52米,直徑21米。它是埃及最高的圓頂之一。

 

 

 

 

 

 

 

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俯瞰開羅市區

 

遠眺蘇丹哈桑清真寺宗教學校是一座巨大的清真寺和宗教學校,位於埃及開羅歷史區的薩拉丁廣場。它建於 1356 年至 1363 年巴赫里馬穆魯克時期,由蘇丹納西爾哈桑委託建造。這座清真寺因其巨大的規模和創新的建築構件而被認為是非凡的,並且仍然被認為是當今開羅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歷史古蹟之一。

 

蘇丹哈桑清真寺建造,更顯其非凡意義,因其正值黑死病肆虐之際。自14世紀中葉起,黑死病數度侵襲開羅,造成浩劫。始建於公元1356年的蘇丹哈桑清真寺,歷時三年建造,然工程似乎延續至1363年,甚至在蘇丹哈桑逝世後才告竣工。清真寺銘文上刻有埃米爾·穆罕默德·伊本·比伊利克·穆赫西尼的名字,這位卓越的建築師和工程師,監督了清真寺的建造。

 

 

 

 

 

 

 

清真寺在穆斯林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清真寺是伊斯蘭教最神聖的場所,在穆斯林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宗教活動中心,也是教育、文化、社會等多方面的中心,對穆斯林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宗教活動中心
清真寺是穆斯林進行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穆斯林每天要進行五次禮拜,每週聚禮一次,每年兩次會禮,都必須在清真寺舉行。此外,清真寺也是宗教節日慶祝、嬰兒命名、亡人殯禮等宗教活動的舉辦場所。

教育中心
清真寺是伊斯蘭教教育的重要場所。自先知穆罕默德在麥地那清真寺第一次「聚禮」時發表宣教演說後,清真寺就成為宣教的場所。此後,在每週「聚禮」日和每年兩次「會禮」中,以「呼圖白」(講演)方式宣教成為慣例。

文化中心
清真寺是伊斯蘭教文化的重要中心。許多清真寺附設有圖書館,收藏了大量阿拉伯語的宗教、歷史、科學、文學等方面的書籍。例如,也門薩那清真大寺圖書館是阿拉伯世界清真寺最大的圖書館之一。

社會中心

清真寺是穆斯林社會的重要活動場所。在清真寺內,穆斯林可以進行社交活動,增進彼此的感情。清真寺也是穆斯林解決民事糾紛、尋求幫助的重要場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榮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