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布拉格老城廣場(Prague Old Town Square)是捷克首都的中心地標,融合中世紀起源、多元建築風格與重大歷史事件,見證了布拉格數百年的發展。

1. 中世紀起源與建築演變
廣場的歷史可追溯至13世紀,最初作為貿易與城市生活的核心。周邊建築群歷經不同時期的改建,呈現羅馬式、哥特式、文藝復興與巴洛克等風格,宛如露天建築博物館。

2. 市場、慶典與公共生活
中世紀至文藝復興時期,廣場是市民活動的樞紐:
市集與競技表演:日常貿易與節慶的舉辦地。
宗教慶典:聖尼古拉教堂(Church of St. Nicholas)等建築的興建強化了其宗教功能。這座18世紀巴洛克傑作位於廣場西側,以華麗裝飾聞名。

3. 天文鐘:科技與藝術的奇蹟
廣場南側的天文鐘(Prague Astronomical Clock)建於15世紀,不僅是時間工具,更以精密的宇宙運行模型和整點表演(如12門徒列隊)吸引遊客,展現中世紀天文學的成就。

4. 社會變革的政治舞台
廣場長期作為民眾表達訴求的場所:
1990年民主抗議:捷克斯洛伐克「天鵝絨革命」的關鍵集會地,促成共產政權和平落幕。

   

東歐之旅Day 5 捷克-布拉格,下午1:50由查理大橋步行到老城廣場,距離並不遠.如下圖

 

老城廣場(Staroměstskénáměstí),或譯為舊城廣場。是捷克共和國首都布拉格老城區的一個古老的廣場,立有宗教改革先驅揚·胡斯雕像,常被稱為胡斯廣場。又因其為布拉格最富名氣的廣場,往往被直稱為布拉格廣場。

 

捷克布拉格的老城廣場(Staroměstské náměstí)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0世紀。

早期發展
老城廣場自13世紀以來便一直是布拉格舊城區的心臟地帶。早期,這裡主要是作為貿易集市使用,隨著城市的發展,廣場逐漸成為政治和經濟活動的中心。

主要建築物的建造
舊市政廳(Old Town Hall):1338年,波希米亞國王約翰(Jan Lucemburský)允許在當地貴族Volflin家族的土地上建造市政廳。這座市政廳是布拉格發展的核心,隨後經過多次擴建,成為現在的龐大建築群。
天文鐘(Pražský orloj):天文鐘是舊市政廳的一部分,建於15世紀中期。它以其複雜的機械結構和每小時報時的表演而聞名。
泰恩教堂(Týn Church):泰恩教堂的前身建於1135年,現在的建築則是在1365年建成。它曾是胡斯派的主要教堂,具有哥德式雙塔的獨特建築風格。
聖尼古拉教堂(St. Nicholas Church):這座巴洛克風格的教堂由K.I.Dientzenhofer於1732年至1737年間建造,是布拉格最重要的巴洛克式建築之一。

近代變遷
在20世紀初,老城廣場上曾豎立著一座瑪利安柱,該柱於1650年豎立,以紀念布拉格從瑞典人手中解放。然而,這座柱子在1918年被拆除,直到2020年才由雕塑家Petr Váňa創作的複製品重新豎立。

 

  

 

捷克布拉格的泰恩聖母教堂(Týnský chrám),全名為「Our Lady Before Tyn」(泰恩面前的聖母瑪利亞),是布拉格老城區的一座標誌性建築。 

 

 

歷史背景
泰恩教堂的前身是一座建於11世紀的羅曼式教堂,1256年改建為早期哥德式建築。現存的後期哥德式教堂始建於14世紀,由建築師阿拉斯提馬修和彼得·帕爾萊勒設計。在15世紀初,教堂的主體工程基本完成,但塔樓、山牆和屋頂尚未完成。

建築風格與特色
哥德式雙塔:教堂的兩座鐘樓高達80米,塔頂有四個小尖頂,構成「塔中有塔」的獨特景觀。這兩座塔被認為分別代表亞當和夏娃。巴洛克和文藝復興影響:在17世紀,教堂經歷了天主教復興,內部增添了巴洛克風格的元素,如宏偉的主祭壇和巴洛克風格的管風琴。

歷史意義
泰恩教堂在布拉格的宗教改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胡斯運動時期。1427年,教堂成為胡斯派的主要聚集地,當時的布拉格總主教約翰·羅基坎曾在此擔任牧師。在白山戰役後,教堂重新歸屬天主教會,原有的胡斯派象徵物被移除。

現狀與修復
教堂在1679年遭遇火災,導致拱頂受損,後來改建為較低的巴洛克拱頂。1876年至1895年進行了一次大規模修復,1973年至1995年又進行了外部復原,目前內部修復工程仍在進行中。

泰恩教堂的建築風格主要是哥德式,尤其以其高耸的雙塔而聞名。這兩座塔高約80公尺,具有哥德式的針葉複式結構,頂端裝飾著純金的圓棒。除了哥德式外,教堂內部也融合了巴洛克和文藝復興風格的元素,尤其是在17世紀天主教復興時期,教堂內部增添了許多巴洛克式的裝飾。此外,教堂的外觀也受到波西米亞文藝復興式的影響。因此,泰恩教堂的建築風格可以被描述為哥德式為主,兼具巴洛克和文藝復興風格的影響。

 

與老婆留影

 

布拉格舊市政廳(Old Town Hall)是捷克布拉格老城區的一座歷史建築,位於著名的老城廣場(Staroměstské náměstí)。

歷史背景
舊市政廳始建於1338年,當時波希米亞國王約翰(Jan Lucemburský)授予布拉格自治權,允許在當地貴族Volflin家族的土地上建造市政廳。這座建築在15世紀末因皇室搬入布拉格城堡而被廢棄,直到1911年才被改建為文化中心。

建築風格
舊市政廳的主體是一座哥德式建築,內部保留了原始的哥德式拱頂結構、彩繪木造橫梁的大廳和罕見的哥德式禮拜堂。建築師彼得·帕爾萊勒(Petr Parléř)參與了其設計,他也是布拉格城堡內聖維特主教座堂的設計者。

主要景點
天文鐘(Pražský orloj):這座天文鐘建於1410年,是舊市政廳最著名的景點之一。每到整點,十二使徒的木偶會從鐘旁依次現身,伴隨著其他人物如骷髅、土耳其人、愛慕虛榮者和守財奴。
瞭望塔:高約70公尺的瞭望塔提供了俯瞰布拉格老城區的壯麗景色。

現狀與活動
舊市政廳內定期舉辦音樂演奏和宴會活動,同時也作為展覽空間使用。遊客可以登上瞭望塔欣賞布拉格的天際線,或參觀市政廳的歷史館。


交通與門票
舊市政廳位於老城廣場中心,搭乘地鐵A線至Staroměstska站下車後,沿Kaprova大街向西步行約8分鐘即可到達。

老城廣場 (Staroměstské Náměstí) 曾經是布拉格十分繁榮的市中心。今日的老城廣場不僅榮景依舊,同時也是眾多布拉格必遊景點的所在地。將老城廣場作為布拉格之旅的起點再適合不過,因為在這裡可以感受到這座城市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

老城廣場周圍這些色彩柔和的商店和餐館時,彷彿沉浸在古老歐洲的氛圍裡。喧騰的廣場上總是充滿街頭藝人、藝術家和導遊。

 

在老城廣場稍事休息後.我們走到Botanicus-波丹尼化妝品店.店址就在老城廣場旁

布拉格的Botanicus是一家著名的捷克護膚品牌,尤其以其天然和有機的植物成分製成的護膚品而聞名。

產品特色
天然成分:Botanicus的產品以植物原料和純天然成分為主,包括精華水、面霜、手工皂、面膜等。它們還提供一系列芳療和精油系列,這些在其他品牌中較為少見。

明星產品:玫瑰眼晚霜、玫瑰爽膚水、潤唇油和玫瑰面膜是其最受歡迎的產品。其中,潤唇油因其天然氣息和便攜的設計而受到喜愛。

店鋪位置
布拉格老城區:Botanicus在布拉格有兩家店鋪,均位於老城區的提恩教堂附近。其中一家位於Týn yard – Ungelt,地址為Týn 3, 110 00 Staré Město。

營業時間:營業時間為上午10點至晚上7點。

Botanicus 波丹尼化妝品店
Týn 1049/3、110 00 Praha 1-Staré Město、捷克共和國
botanicus.cz
+420 234 767 446

店裡有會說中文的留學生.因此先講解店內產品各功用

 

各式香皂

乳液

布拉格老城廣場旁的波丹尼化妝品店(Botanicus)是台灣人旅遊必買的店家,主要原因如下幾點:

1.價格優勢
在布拉格購買Botanicus的產品比在台灣購買要便宜得多。許多產品在台灣的售價是布拉格價格的五倍以上,這使得購買Botanicus的產品成為一項划算的投資。

2.多樣化的產品線
Botanicus提供多種香氣和功效的產品,包括玫瑰系列、薰衣草系列等。這些系列產品在台灣人中非常受歡迎,尤其是玫瑰系列被視為明星商品。

3.便捷的購物體驗
布拉格的Botanicus店鋪內有中文介紹和台灣店員,提供了便捷的購物體驗。遊客可以輕鬆地了解產品並購買自己喜歡的商品。

4.退稅優惠
購買Botanicus的產品後,遊客還可以享受退稅優惠,這進一步增加了購買的吸引力。 

 

參觀Botanicus-波丹尼後,一旁為Koh-i-noor Pencils商店.也進入參觀

入口放了一隻捷克特色刺蝟筆 

捷克的刺蝟筆是由著名文具品牌KOH-I-NOOR設計製造的創意文具產品。這種筆筒以可愛的刺蝟造型為特色,利用刺蝟的尖刺來插入色鉛筆,成為一種獨特且可愛的文具收納工具。
產品特色
1. 設計:刺蝟筆筒的設計以刺蝟為主題,利用刺蝟的尖刺來插入色鉛筆,讓整個造型看起來非常可愛和有趣。
2. 材料:這些刺蝟筆筒由來自FSC責任區的原木製成,木紋清晰,具有天然的質感。色鉛筆的筆蕊採用捷克本地高品質的石墨,質地細膩且柔軟。
3. 安全性:產品符合歐盟安全無鉛環保標準、EN71歐盟玩具安全標準、ACMI-AP:產品無毒且適合兒童使用、CE:歐盟合格認證。
購買地點
捷克本地購買:在捷克布拉格等地可以找到KOH-I-NOOR的實體店鋪,購買正品刺蝟筆筒。

 

 

離開波丹尼.到老城廣場附近Havel's market 哈維爾市集逛逛.第一次體驗歐式市集風情

 

 

哈維爾市集因圖片多.另篇文章介紹.請點選如下連結文章前往 

東歐之旅Day 5 捷克-布拉格.哈維爾市集Havelske trziste

 

逛完哈維爾市集.續走回老城廣場.欣賞天文鐘 Prague astronomical clock

布拉格天文鐘 Prague astronomical clock(Prague Orloj)是位於布拉格老城廣場的一座歷史悠久的機械鐘,為世界上最古老且仍能運行的機械鐘之一,具有極高的歷史與文化價值。

 

歷史背景
建造年代:始建於1410年,由捷克工匠米克拉什(Mikuláš of Kadaň)與鍾表師揚·奧羅耶(Jan Ondřejův)共同設計。
原始功能:最初作為多功能時鐘,用於顯示時間、天文信息及宗教節日。 

結構與設計
外觀特色:
鐘樓頂部設有圓形時鐘盤,飾以太陽、月亮、星座等天文圖案。
時鐘下方兩側立有象徵「貪婪」與「死亡」的華麗雕像。 

機械機制:
結合鉛直式日晷與複雜鐘擺系統。
除標準時間外,還能顯示太陽位置、月相及黃道十二宮。 

著名整點表演
表演內容:每小時整點,時鐘啟動動態展示,包括:
上方時鐘盤的變化。
兩側雕像的機械運動。
其他小雕像與裝置的聯動。
時長與特色:全程約數分鐘,以精密的機械設計與視覺效果聞名,吸引大量遊客駐足。

 

 

布拉格天文鐘的歷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410年,當時由皇家鐘錶師傅Mikuláš of Kadaň和查理大學的數學及天文學教授Jan Šindel合作製造。這座天文鐘最初包括機械鐘和天文日晷,後來在1490年添加了日曆錶盤和哥德式雕塑。
歷史發展
1. 1410年:天文鐘的核心部分由Mikuláš of Kadaň和Jan Šindel製造。這是布拉格天文鐘最早的版本,主要功能是顯示時間和天文數據。
2. 1490年:天文鐘添加了日曆錶盤和哥德式雕塑,增強了其視覺效果和功能。
3. 17世紀:天文鐘增加了活動的雕像,包括使徒行列和其他人物。
4. 19世紀末:天文鐘進行了大規模修復,包括1865年至1866年的重建

 

布拉格天文鐘的外觀組成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天文鐘面、使徒行列和日曆錶盤。以下是詳細介紹:
天文鐘面
1. 設計:天文鐘面是一個複雜的天文模型,顯示太陽和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黃道十二宮等天文數據。
2. 背景:鐘面背景呈現地球和天空的局部視圖,中間的藍色環狀物代表地球,上部的藍色代表超出地平線之上的天空,紅色和黑色區域象徵地平線之下的天空。
3. 時間顯示:外圍的金色羅馬數字顯示24小時的布拉格當地時間。
使徒行列
1. 設計:每到整點,十二位使徒的木偶會從兩個小窗口依次出現,伴隨著其他人物如骷髅、土耳其人、愛慕虛榮者和守財奴。
2. 機械結構:使徒行列是由發條裝置驅動,精細的機械設計使其每小時都能準確地進行報時表演。
日曆錶盤
1. 設計:日曆錶盤位於天文鐘的下部,使用代表月份的徽章來顯示時間。
2. 功能:這個錶盤可以顯示一年中的十二個月份,並與天文鐘面上的天文數據相互補充。

布拉格天文鐘的整點報時活動通常持續幾分鐘。每到整點,鐘面上的兩個小窗口會打開,十二位耶穌的使徒會依次出現,從左側走到右側,並經過窗口後正面對著窗外。此外,兩側的四個小人,分別代表「貪婪」、「虛榮」、「吝嗇」和「死亡」,會開始搖鈴。整個表演結合了機械設計和視覺效果,吸引了大量遊客觀賞。

整點報時的活動包括:
使徒出現:十二位使徒從窗口依次出現,持續約1-2分鐘。
其他雕像動作:如骷髅倒轉沙漏、拉起鐘繩,土耳其人和其他人物的動作,約持續1-2分鐘。
整體表演:通常在3-5分鐘內完成。

 

Prague Astronomical Clock 布拉格天文鐘
Staroměstské nám. 1、110 00 Praha 1、捷克共和國
staromestskaradnicepraha.cz
+420 236 002 629

 

奧地利.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景點圖文,請點選如下連結 ▼  

桃園機場搭乘中華航空CI063到奧地利.維也納紀實
奧地利-加油站附設商店上收費廁所與購物體驗
奧地利-哈爾施塔特.世界文化遺產小鎮之旅
奧地利-聖吉爾根.莫札特母親故鄉之旅
奧地利.薩爾斯堡.AUSTRIA TREND HOTEL住宿
奧地利-薩爾斯堡.米拉貝爾宮花園.電影真善美場景
奧地利-薩爾斯堡.莫札特之家.薩爾斯堡主教座堂.主教宮廣場.
奧地利-薩爾斯堡.六福飯店-HOFER超市-高速公路休息站
捷克-庫倫諾夫Cesky Krumlov.童話小鎮住宿OLD INN HOTEL
捷克-克魯姆洛夫(庫倫諾夫).童話小鎮夜景與豬腳風味餐
捷克-克魯姆洛夫(庫倫諾夫).舊城區美景
捷克-克魯姆洛夫(庫倫諾夫).克魯姆洛夫城堡俯瞰美景
捷克-克魯姆洛夫往布拉格.途中雪景.布拉格夜景.夜宿Hotel Duo
捷克-布拉格Hotel Duo住宿與雪景
捷克-布拉格.布拉格城堡.城堡廣場
捷克-布拉格.聖維特主教座堂與俯瞰布拉格市景
捷克-布拉格.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
捷克-布拉格.伏爾塔瓦河遊河與用餐.欣賞查理大橋
捷克-布拉格.哈維爾市集Havelske trziste
捷克-布拉格.老城廣場-波丹尼-布拉格天文鐘-哈維爾市集
捷克-布拉格往布爾諾.高速公路OMV休息站雪景
捷克-布爾諾Brno街景與Pod Radničním Kolem餐廳
捷克-布爾諾.聖彼得與聖保羅大教堂(聖伯多祿聖保祿主教座堂)
捷克-布爾諾Brno.蔬菜市場與自由廣場
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瓦.Falkensteiner Hotel住宿
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瓦.華麗宮飯店晚餐與格拉蘇爾科維奇宮
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瓦.聖馬丁教堂與Falkensteiner Hotel早餐
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瓦.舊城廣場.邁克爾門.舊市政廳
斯洛伐克往匈牙利.M1高速公路MOL加油站休息
匈牙利-布達佩斯.中國城大酒店中餐與布達佩斯輕軌電車街景
匈牙利-布達佩斯.英雄廣場Heroes' Square.美術博物館.藝術廳
匈牙利-布達佩斯.市民公園.農業博物館(沃伊達奇城堡)
匈牙利-布達佩斯.聖史蒂芬大教堂(聖伊什特萬聖殿)
匈牙利-布達佩斯.匈牙利國會大廈Országház
匈牙利-布達佩斯.reteshaz匈牙利風味晚餐
匈牙利-布達佩斯.漁人堡.馬加什教堂(聖母教堂)
匈牙利-布達佩斯.Hilton五星級飯店住宿
奧地利-維也納.Hilton四星級飯店住宿
奧地利-維也納機場出境與中華航空CI064搭乘紀實
東歐10日之旅.奧地利.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注意事項與感想

 

點選如下圖案.即可查看各國旅遊圖文

                            

 布拉格,老城廣場,老市政廳,天文鐘,泰恩教堂,波丹尼,捷克,捷克自由行,捷克旅遊,捷克跟團,Czech 

 

布拉格(捷克語:Praha;德語:Prag),是捷克首都和最大城市、歐盟第十四大城市,和歷史上波西米亞的首都,位於該國的中波希米亞州、伏爾塔瓦河流域。該市地處歐洲大陸的中心,在交通上一向擁有重要地位,與周邊國家的聯繫也相當密切(特別是在地理上恰好介於德國柏林與奧地利維也納這2個德語國家的首都中間)。2006年3月,布拉格的面積為496平方公里,人口為118.3萬。

布拉格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市內擁有為數眾多的各個歷史時期、各種風格的建築,從羅馬式、哥德式建築、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風格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其中特別以巴洛克風格和哥德式建築更占優勢。

布拉格建築給人整體上的觀感是建築頂部變化特別豐富,並且色彩極為絢麗奪目(紅瓦黃牆),因而擁有「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稱,號稱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歷史中心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名單,2017年數據,每年有870萬旅客慕名而來,是歐洲第六受歡迎來旅遊的城市。2013年,布拉格入選世界首座「世界文化遺產」城市。

 

布拉格也是歐洲的文化重鎮之一,歷史上曾有音樂、文學等諸多領域眾多傑出人物,如作曲家沃爾夫岡·莫扎特、貝多伊奇·斯美塔那、安東尼·德沃夏克,作家弗蘭茲·卡夫卡、瓦茨拉夫·哈維爾、米蘭·昆德拉等人在該城進行創作活動,今天該市仍保持了濃郁的文化氣氛,擁有眾多的歌劇院、音樂廳、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電影院等文化機構,以及層出不窮的年度文化活動。


自從鐵幕倒下以後,布拉格再度成為歐洲(和世界)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一。它是歐洲居第6位的旅遊城市,外國遊客人數僅次於倫敦、巴黎、羅馬、馬德里和柏林。多年以來,來到布拉格的外國遊客以德國人最多,但到2004年,英國遊客數目已經達到60萬人,超過了德國遊客;義大利位居第三,有30萬名遊客來到布拉格。

布拉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受的破壞比歐洲其他大城市輕得多,因而大部分歷史建築得以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下來。在這裏,可以看到世界上最簡樸和最繁複的建築風格,從羅馬式、哥德式建築、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風格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而其中數量最多、也最著名的仍是哥德式和巴羅克式建築,使得布拉格市區各種尖塔和圓頂高低錯落,連成一片片的塔林,因而布拉格擁有「千塔之城」的稱號。這些建築的屋頂多為朱紅色,牆面多為象牙黃色,在陽光下顯得金碧輝煌,因而又有「金色的布拉格」的美譽。


在布拉格的眾多景觀中,最重要的應該要算布拉格城堡和聖維特主教座堂。布拉格城堡位於伏爾塔瓦河西岸的小山上,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紀,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布拉格城堡長570米,平均寬約130米,是世界最大的古城堡。這座城堡包括波希米亞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王宮,也是1618年5月23日第二次布拉格拋窗事件的發生地點;後來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捷克共和國的歷屆總統也都在此辦公。

城堡內保存著波希米亞王國的王冠,還收藏有16到18世紀義大利、德國、荷蘭等國繪畫作品4,000餘幅。聖維特主教座堂興建於14世紀查理四世時代,直到1929年才完全建成,它不僅是布拉格總教區的主教座堂,也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加冕教堂。查理四世將它建成全城最為顯赫的一座建築,這也是中歐地區的第一座哥德式大教堂,以其金色大門、飛扶壁和獨特的波希米亞風格室內裝飾而著稱,兩座尖塔高達97米。城堡區其他的名勝還有聖喬治修女院和黃金巷。修女院內收藏了不少14-16世紀哥特、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的藝術品;黃金巷兩側均為小巧房舍,昔日曾是為國王鍊金的術士們聚居之處,現在則改為出售手工藝品的店鋪。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榮新 的頭像
    榮新

    旅遊休閒樂活趣

    榮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