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佩斯是匈牙利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多瑙河畔,被譽為「多瑙河明珠」、「東歐巴黎」、「溫泉之都」等。這座城市擁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曾經歷過凱爾特人、羅馬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和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留下了許多歷史遺跡。
布達佩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凱爾特人定居點,後來發展為羅馬城鎮阿昆庫姆。9世紀後期,匈牙利人抵達此地。1241-42年蒙古帝國的入侵後,布達佩斯在15世紀成為文藝復興與人文主義文化的中心。第一次摩哈赤戰役後,布達佩斯經歷了近150年的鄂圖曼帝國統治。1686年,哈布斯堡王朝在大土耳其戰爭後重新征服布達佩斯,進入了一個新的繁榮時代。1873年11月17日,布達、舊布達和佩斯合併,正式成為布達佩斯市,並成為奧匈帝國的共同首都。
布達佩斯的多瑙河上有多座著名的橋樑,連接著布達與佩斯:
1. 塞切尼鏈橋(Széchenyi Lánchíd / Chain Bridge)
簡介:塞切尼鏈橋是布達佩斯最古老的橋梁之一,於1849年完工。它是由英國建築師威廉·提爾尼·克拉克設計,並由塞切尼·伊什特萬伯爵資助而建造。
特色:橋長375公尺,最大跨度達202公尺。橋頭兩端各有兩隻石獅,象徵著布達和佩斯的緊密連結。
地位:這座橋不僅是布達佩斯的重要象徵,也是連接布達和佩斯的第一座石造吊橋。
2. 自由橋(Szabadság híd / Liberty Bridge)
簡介:自由橋建於1894年至1896年,是一座仿鏈型橋樑。
特色:這座橋以其優雅的設計而聞名,曾在二戰中受損,現已修復。
地位:自由橋是布達佩斯的重要交通樞紐,也是觀光客的熱門景點。
3. 伊麗莎白橋(Erzsébet híd / Elizabeth Bridge)
簡介:伊麗莎白橋最初建於1904年,但在二戰中被炸毀。現今的橋樑於1964年重建。
特色:這座橋全長290公尺,連接布達的格勒特山下與佩斯的費倫齊廣場。
地位:伊麗莎白橋是布達佩斯的主要橋梁之一,提供了便捷的交通路線。
4. 瑪格麗特橋(Margit híd / Margaret Bridge)
簡介:瑪格麗特橋建於1876年,是布達佩斯第二座大橋。
特色:這座橋採用鐵製結構,具有雙連拱設計,連接布達和佩斯,並可直達瑪格莉特島。
地位:瑪格麗特橋是布達佩斯的重要交通樞紐,也是觀光客前往瑪格莉特島的必經之路。
東歐之旅Day 7,離開英雄廣場與市民公園,途經多瑙河邊,欣賞國會大廈與多瑙河。
匈牙利議會大廈(Hungarian Parliament Building)是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地標性建築之一,也是歐洲最古老的立法機構建築之一。它位於多瑙河畔的佩斯一側,是匈牙利國民議會的所在地。這座建築以其宏偉的規模、新哥特式建築風格和精美的細節聞名於世,被認為是匈牙利建築史上的傑作。
歷史背景
建造時間:匈牙利議會大廈的建造始於1885年,並於1904年完工,歷時近20年。
設計師:建築由匈牙利建築師伊姆雷·施泰因德爾(Imre Steindl)設計,他還參考了英國倫敦的議會大廈(威斯敏斯特宮)的風格。
建造目的:這座建築是為了慶祝匈牙利建國1000週年(1896年)而建造的,同時也是匈牙利從奧匈帝國中獲得更大自治權的象徵。
建築特色
建築風格:
匈牙利議會大廈是新哥特式建築的代表作,融合了哥特式復興風格和文藝復興元素。
建築外觀對稱,中央有一個巨大的圓頂,兩側各有一座高塔。
規模與結構:
建築長268米,寬123米,高96米,象徵著匈牙利在公元896年建國。
內部共有691個房間、29個樓梯和10個庭院,規模宏大。
外觀細節:
外牆裝飾有大量的雕塑和浮雕,描繪了匈牙利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建築的尖塔、拱門和窗戶都體現了哥特式建築的精緻與華麗。
內部裝飾:
內部裝飾極其奢華,使用了大量的大理石、黃金和珍貴木材。
中央大廳陳列著匈牙利歷代國王的雕像,其中最著名的是聖伊什特萬(聖斯蒂芬)的雕像。
議會大廈內還保存著匈牙利的國寶——聖伊什特萬王冠(Holy Crown of Hungary)。
參觀信息
開放時間:4月至10月為08:00至18:00,11月至3月為08:00至16:00。
門票價格:非歐盟居民6,700 HUF。
導覽語言:提供多種語言導覽,包括英語、匈牙利語等。
功能與用途
立法功能:匈牙利議會大廈是匈牙利國民議會的所在地,用於舉行議會會議和立法活動。
旅遊景點:作為布達佩斯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議會大廈對外開放參觀,遊客可以欣賞其建築之美和歷史文物。
匈牙利議會大廈的建築風格主要是哥德復興式,外觀具有對稱的立面和中央的圓頂,而圓頂則是新文藝復興風格。此外,建築中也融合了其他風格,如巴洛克和文藝復興建築元素。內部裝飾則受到新拜占庭風格的影響。整體而言,匈牙利議會大廈的設計結合了多種風格,呈現出宏偉而華麗的面貌。
匈牙利議會大廈的外觀對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立面對稱:大廈的立面設計呈現對稱性,左右兩側的結構基本相同,給人以平衡感。
中央圓頂:建築的中央有一個高大的圓頂,圓頂是新文藝復興風格,這個圓頂作為整個建築的中心點,左右兩側的結構均以其為軸對稱展開。
兩側塔樓:左右兩側各有一座高塔,這些塔樓在視覺上增強了整體的對稱感。
入口和雕像:雖然正式入口位於建築的東側,但整體的對稱設計使得建築在多個方向上都具有視覺上的平衡。
匈牙利議會大廈,日落傍晚美景
此時下午16:00.夕陽餘暉灑在建築上
晚上到Hilton Hotel辦理check in ok後,到市區用餐,經過多瑙河畔,再次停留,欣賞議會大廈夜景,夜間燈光投射下,猶如明珠
晚上8點在漁人堡,俯瞰議會大廈美景
看到匈牙利議會大廈的壯觀美景,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座建築以其宏偉的新哥德式風格和對稱的設計,呈現出一種莊嚴而優雅的氣勢。尤其是在日落時分或夜晚,議會大廈被燈光照亮,紅色的屋頂在多瑙河的映射下更加醒目,給人以震撼的視覺體驗。
視覺上的震撼:
宏偉的外觀:建築的外觀結合了哥德復興式和新文藝復興風格,高聳的圓頂和對稱的設計使其看起來非常壯觀。
燈光下的美景:晚上,議會大廈被燈光照亮,呈現出一幅璀璨的景象,尤其是當多瑙河的水面映照出建築的光芒時,更增添了其美麗。
最佳觀賞地點:
漁人堡:位於多瑙河對岸的漁人堡是觀賞國會大廈全景的最佳地點,可以從遠處欣賞其壯麗的外觀。
河岸廣場:在國會大廈旁的廣場上,可以近距離觀賞建築的細節和宏偉氣勢。
奧地利.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景點圖文,請點選如下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