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二館,舊稱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早期掌管花東鐵路的總指揮所,一般民眾難以進入一窺全貌,如今整修後先行局部開放,朝向「多元文化休閒園區」概念作為活化再利用的基礎,賦予空間新的想像和思考方向。並結合附近的舊花蓮工務段、鐵道部警務段武道館、蒸氣火車加水塔、蒸氣火車復駛預定地及鐵路觀光商圈、處長宿舍區等,將整合成為鐵道文化園區之規模,建構成為另一種型態的鐵道建築語彙。

 

 

 

 

1908年日本國會核准興建花東線鐵、公路,建置「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負責台灣東部鐵路、公路工程及營運管理等,並直接撥款給「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經費未經過當時的總督府,故其當時的位階等同於台灣東部的小交通部;1909年成立之初,其週邊兼具運務段、工務段、機務段、電務段、警務段等組織,宛如一個小型的鐵路局,成就了東台灣文明發展的契機。

 

 

1910年「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廳舍落成(但其建築形式、格局已無從考據,現存的木造建築物乃1932年改建而成),佔地約3758.8平方公尺,整體建築風格屬四合院形制之日式辦公廳舍,正廳屋頂為洋式尖塔造形;1988年3月1日,當時的花蓮管理處(前身即為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裁撤走進歷史。舊花蓮火車站與週邊設施組織亦一併遷移至花漣市西區,這片原為花蓮、台東兩縣境內最繁華之商業區便逐漸沒落蕭條。

 

2002年由文化局、鐵路局與許多文史工作者、專家學者、社區里民等,為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的保存及再生積極奔走,9月將它登錄列入花蓮縣歷史建築,並積極進行緊急搶救、文史調查、硬體修復及再利用規劃、人才培訓等。2003年並持續將周邊的「蒸氣火車加水水塔」、「處長廳舍」設施登錄為歷史建築,並推動蒸汽火車復駛計畫;2005年也將周邊的「舊花蓮工務段」及「舊花蓮警務段」等相繼爭取列入歷史建築,使舊東線鐵道基地遺址版圖更形完整,亦獲得花蓮縣政府、花蓮市公所及鐵路局等單位的支持,紛紛規劃及修復舊站前噴水池、鐵道遊廊及洄瀾之心-陽光電城等計畫,使這些鐵道景觀像珍珠般串連了起來。

 

 

屹立於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二館的LDT103蒸氣火車頭來說,即是花東線鐵路發展的見證,早年行駛於花蓮至台東鐵路間,為東部鐵道最大型的蒸汽機車,也是全球少見的煤水車式蒸汽機車。

 

LDT103蒸氣火車頭是一九四二年由日本東急公司製造生產蒸汽車,在當時軌距還是七百六十二毫米窄軌鐵路時,日夜奔馳於花東線鐵道,是許多花蓮鄉下民眾的記憶,尤其二戰期間,更乘載許多臺灣人至花蓮港,搭上輪船前往南洋作戰,許多都悲歡離合,都在這輛火車上發生。

 

 

 

 

 

 

舊稱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早期掌管花東鐵路的總指揮所,如今整修後朝向「多元文化休閒園區」概念作為活化再利用的基礎,賦予空間新的想像和思考方向。並結合附近的舊花蓮工務段、鐵道部警務段武道館、蒸氣火車加水塔、蒸氣火車復駛預定地及鐵路觀光商圈、處長宿舍區等,將整合成為鐵道文化園區之規模,建構成為另一種型態的鐵道建築語彙。

 

入口是復古印象的車站設施,中央為綠色草地與老樹,與日式辦公廳舍相互輝映營造出時光隧道,讓人回到三、四十年代的感覺;舊處長室現改為鐵道情境體驗區、舊工務課改為老照片及鐵道文物展示區、舊會計室現改為鐵道歷史風華區、舊檔案室現改為修復工程展示區、舊餐廳現改為親子遊憩區,還有鐵道小舖等。現場展示許多文物,還會開放民眾試穿站長制服拍照,趣味十足。

 

花蓮鐵道文化園區被譽為台灣僅存的舊東線鐵道基地遺址,背負著東台灣文明發展與該區歷史興衰的重要記憶,園區位於太平洋左岸的花蓮舊市區中心。1909年此地設置了「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當時「出張所」的位階等同於台灣東部的小交通部。1910年「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廳舍落成,占地約3758.8平方公尺,整體建築風格屬四合院形制日式辦公廳舍,正廳屋頂為洋式尖塔造形。 

 

1980年北迴鐵路正式通車後,花蓮新火車站西遷至花蓮市西區,從台北開出的列車直達花蓮新站,但當時東拓工程全線仍未完成,為方便要來往台東及台北間的旅客提供的轉乘服務,由台北開來的寬軌距列車部分班次以吉安為終點站,往台東方向的旅客則在吉安新站轉乘窄軌列車繼續南下,花蓮舊火車站只剩下提供花蓮市民眾搭車南下的功能了。1982年東線鐵路拓寬工程竣工後,花蓮舊火車站裁撤廢站,以花蓮管理處為中心發展出來繁榮了一甲子的商圈,從此逐漸走上沒落之途。

 

  

中山堂是員工動員月會、業務會議和康樂活動的空間,和林田山的中山堂有著相近的機能性質,只是規模小上許多。而現在,他也沿襲著過去的一部分使用機能,只要本館有音樂會、講座與活動等,大多都會選擇在這裡辦

 

 

司機員準備從路牌授器取走路排的瞬間花東線是一條單線雙向通行的鐵路,南下北上的火車只能在各個車站內交會避讓。為了要維護行車安全,保證站與站之間的單線鐵路只有一列火車通行,而採用了「電氣路牌行車制」。這是個古老但非常安全的行車保安制度。大家可以將電氣路牌當作一種通行證、通往下一站的鑰匙,如果火車沒有拿到路牌,絕對不能開往下一個車站。當火車要開到下一站前,需由兩站間相互合作使用「電氣路牌閉塞機」,取出路牌交給司機員後,火車才能出發。過去搭乘花東線火車時,大家可能有個共同經驗,就是司機員或路牌車長在通過車站時會「套圈圈」。這個像在夜市玩套圈圈的動作叫「路牌授收」,這種特殊的景象 通常出現於快車通過不停靠的小站。在車速60~70公里的情況下,車上人員會將上一區間的路牌很巧妙的投入設立月台上的路牌收器;當列車行駛至月台盡頭 時,從路牌授器快速的取走下一區間的路牌。

 

 

館內存有的珍貴鐵道文物,以及珍貴的電氣路牌、臂木式號誌機等,都是由許多「老臺鐵人」極力奔走才留下。而有些工具則是由鐵道迷私下珍藏,甚至從各個零件拍賣會上,「賤價」購回,才有今日出現在世人眼中的風貌。

 

 

 

 

 

 

 

 

 

 

2002年,花蓮文化局、鐵路局與許多文史工作者、專家學者、社區里民等,為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的保存及再生積極奔走,終於登錄列入花蓮縣歷史建築。

2005年也爭取將周邊的「舊花蓮工務段」及「舊花蓮警務段」等相繼列入歷史建築,使舊東線鐵道基地遺址版圖更完整,並且展開修復工作,修建整治的工作前後共歷經了8年,2011年大功告成,舊再生利用計畫,形成了現今鐵道一館、二館的鐵道文化園區。

  

 

 

 

 

 

 

 

 

 

 

 

 

 

 

花蓮鐵道文化園區是花蓮市區的一個 新興景點,以博物館的腹地而言並不算大, 但在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中,可以了解東部鐵 路與西部鐵路截然不同的過往身世,認識東 臺灣經濟發展的推手。穿梭在舊辦公室的展 覽中,在既定的空間中,探索不同時代的故事。

 

 

開放時間:08:30–12:00,13:00–17:00(週一及國定例假日休館)
地址:花蓮市中山路71號(一館)、花蓮市福建街460號(二館)。
電話:03 833 8061。
票價:免費參觀。

停車場:
可停放於鐵道一館外廣場或週邊停車格。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
1.國道5號:由國道1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行駛省道台9線,經蘇花公路續行台9線於花蓮市嘉新路右轉嘉南一街,後接續行駛尚志路,右轉林森路,左轉明禮路行駛至花崗國中靠右直行軒轅路,右轉中山路見圓環即抵達鐵道一館。
2.國道5號:由國道3號(二高)至南港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行駛省道台9線,經蘇花公路續行台9線於花蓮市嘉新路右轉嘉南一街,後接續行駛尚志路,右轉林森路,左轉明禮路行駛至花崗國中靠右直行軒轅路,右轉中山路見圓環即抵達鐵道一館。

【大眾運輸】
搭乘台鐵各級列車於花蓮車站下車後,由前站出站往左步行至花蓮客運站,轉乘花蓮客運各線班車均可前往〔舊圓環客運總站〕。

 

謝謝大家閱讀文章,喜歡的話別忘記按讚分享


 

 

🔻全台旅遊景點🔻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榮新 的頭像
    榮新

    旅遊休閒樂活趣

    榮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