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種族和宗教的國家,印度教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印度教在馬來西亞有著悠久的歷史,並深深地影響了當地文化。
1. 歷史背景︰馬來西亞的印度教主要由來自南印度的移民帶來,特別是英國殖民時期,大量印度勞工被引入馬來半島從事橡膠園等產業。
2. 人口比例;馬來西亞印度教徒約佔總人口的7%,主要集中在西馬地區,尤其是雪蘭莪、檳城、霹靂等州。
3. 主要教派與神祇︰馬來西亞印度教徒大多信仰濕婆神、毗濕奴神和女神。
4. 宗教節慶︰印度教在馬來西亞的宗教節慶十分豐富,其中最為人所知的是大寶森節(Thaipusam),每年都有大量的信徒參加。此外,豐收節(Pongal)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慶。

馬來西亞印度教景點:多元文化的宗教藝術

1. 吉隆坡馬里安曼興都廟

  • 特色: 這座寺廟是吉隆坡最古老的印度廟宇之一,其五層高塔上的色彩繽紛的雕塑令人印象深刻。
  • 吉隆坡馬里安曼興都廟的圖片
  • 看點: 廟內充滿了精緻的雕刻,描繪著印度神話故事。每年的大寶森節,這裡都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

2. 黑風洞

  • 特色: 黑風洞位於吉隆坡郊外,是一座著名的印度教洞穴寺廟。巨大的室建陀神像聳立在洞口,非常壯觀。
  • 黑風洞的圖片
  • 看點: 除了壯觀的洞穴和神像,這裡還有一條色彩繽紛的彩虹階梯,是拍照的好地方。

3. 檳城斯里馬哈瑪麗安曼廟

  • 特色: 這座寺廟是檳城最古老的印度廟宇之一,其建築風格獨特,融合了南印度和中國元素。
  • 檳城斯里馬哈瑪麗安曼廟的圖片
  • 看點: 寺廟入口處的高塔上有許多精美的雕塑,描繪著印度神話故事。

4. 柔佛阿魯米古拉惹馬里安曼廟

  • 特色: 這座寺廟是柔佛州新山市最古老的印度廟宇,其建築風格為達羅毗荼式,色彩鮮豔。
  • 柔佛阿魯米古拉惹馬里安曼廟的圖片
  • 看點: 寺廟位於市中心,交通便利。

5. 霹靂州的印度廟

  • 特色: 霹靂州擁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印度廟宇,如霹靂州的錫礦博物館附近的印度廟。
  • 霹靂州的印度廟的圖片
  • 看點: 這些寺廟大多建於錫礦繁榮時期,見證了當地的歷史變遷。

 

 

 

 

【馬來西亞~新加玻之旅】Day3-雪蘭莪【黑風洞】Batu Caves 印度教聖地參觀。

 

 

黑風洞:馬來西亞印度教的聖地

黑風洞(Batu Caves) 是馬來西亞乃至東南亞最著名的印度教聖地之一,位於吉隆坡北部。這座石灰岩山丘上的洞穴寺廟群,以其壯觀的洞穴、色彩繽紛的階梯和豐富的印度教文化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

壯觀的彩虹階梯與巨型神像

要進入黑風洞,首先要攀登272級色彩鮮豔的彩虹階梯。這座階梯不僅是通往洞穴的必經之路,也是黑風洞最具標誌性的景觀之一。階梯兩旁的欄杆上裝飾著精美的印度教雕塑,而階梯上方則矗立著一座高達42.7米的金色室建陀神像,是世界上最高的室建陀神像之一。

黑風洞彩虹階梯的圖片

神秘的洞穴寺廟

爬完階梯後,您將進入一個巨大的洞穴,這裡是黑風洞的中心。洞穴內部高大寬敞,自然形成的鐘乳石和石筍令人嘆為觀止。洞穴深處是一座供奉室建陀神的寺廟,信徒們在此祈禱、供奉。

黑風洞洞穴寺廟的圖片

黑風洞的文化意義

黑風洞不僅是一個宗教聖地,也是馬來西亞多元文化的縮影。每年的大寶森節,成千上萬的印度教徒會聚集在這裡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場面十分壯觀。黑風洞也成為馬來西亞旅遊的一大亮點,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參觀黑風洞的注意事項

  • 著裝: 參觀黑風洞時,請注意著裝,衣著應端莊整潔。
  • 尊重: 請尊重當地的宗教信仰和習俗。
  • 猴子: 黑風洞周圍有很多猴子,請注意保護好自己的物品,避免被猴子搶走。

如何前往黑風洞

  • 公共交通: 從吉隆坡市中心乘坐KTM通勤鐵路可直達黑風洞車站。
  • 計程車或Grab: 可以乘坐計程車或Grab前往黑風洞。

黑風洞真正被世人所知則是直到1878年被殖民者和美籍生物學家威廉‧霍納迪紀錄才逐漸成名。

272梯級陡峭階梯.腳力與體力是考驗

黑風洞的建造歷史:從石灰岩山洞到印度教聖地

黑風洞,這個位於馬來西亞吉隆坡北方的石灰岩山丘洞穴群,如今已是舉世聞名的印度教聖地。但你知道嗎?它從一個普通的石灰岩山洞,歷經了數個階段的發展,才成為今日的模樣。

黑風洞的早期歷史

  • 天然洞穴: 黑風洞的形成可追溯到數百萬年前,是由於石灰岩受到雨水侵蝕而形成的天然洞穴。
  • 原住民居所: 在歷史上,半島原住民曾經將這些洞穴作為住所。
  • 鳥糞採集: 19世紀時,當地華人發現洞穴內有大量的鳥糞,並開始開採鳥糞作為肥料。

黑風洞成為印度教聖地

  • 室建陀神像的啟示: 1890年,一位印度裔商人K. Thamboosamy Pillay發現黑風洞的主洞口形狀酷似印度教神祇室建陀手持的聖矛,因此決定在此興建一座供奉室建陀的神廟。
  • 寺廟的興建: 1891年,第一座室建陀神廟在洞內建成,從此黑風洞成為印度教聖地。
  • 階梯的建造: 1920年,為了方便信徒前往神廟,人們建造了木制階梯,並在之後改建成如今的272級彩虹階梯。
    黑風洞彩虹階梯的圖片

黑風洞的發展與擴建

  • 神像的增建: 隨著信徒的增加,黑風洞內的寺廟和神像也越來越多。2006年,一座高達42.7米的金色室建陀神像在洞口前落成,成為世界最高的室建陀神像之一。
    黑風洞室建陀神像的圖片
  • 節慶活動: 每年的泰米爾曆泰月(約為公曆的一月底、二月初),黑風洞都會舉辦盛大的大寶森節,吸引數百萬信徒前來朝聖。
  • 觀光發展: 隨著黑風洞的名聲遠播,它也成為馬來西亞著名的旅遊景點,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 

沿途猴子出沒

黑風洞的寺廟群位於山丘海拔100公尺以上的地方,主要包含三個主洞,以及其他20多處較小的洞穴,總計整個石灰岩面積達255公頃

最大的被稱作神廟洞,其有著超過100公尺高的的天花板和裝飾華麗的印度教神龕,需要攀登272級的階梯才能到達該處。

 

大寶森節(Thaipusam)是馬來西亞印度教徒一年一度的重要慶典,通常在每年一月或二月舉行,吸引大量信徒和遊客前往黑風洞(Batu Caves)參加。這個節日主要是為了慶祝濕婆神的兒子穆盧幹(Murugan)的生日,並紀念他消滅惡魔以恢復和平的傳說。

節日的由來與意義
大寶森節的起源有多種傳說,其中最著名的是穆盧幹從父親濕婆神手中接過長矛以打敗惡魔的故事。信徒們會在這一天進行懺悔和贖罪,並且透過苦行來表達對神明的虔誠。這些苦行包括穿刺身體、背負象徵神明的卡瓦第(Kavadi),以示對神明的忠誠與感恩。

慶祝活動
1. 朝聖與儀式:大寶森節期間,數十萬名信徒會從各地步行前往黑風洞,沿途進行祭祀儀式,並擲椰子以祈求祝福。信徒們在到達黑風洞後,會攀爬272級階梯前往主神殿,這一過程象徵著對神明的敬畏和虔誠.
2. 穿刺儀式:許多信徒會進行自我折磨,例如用鐵針穿刺舌頭、臉頰或背部,這被視為懺悔和淨化的過程。
3. 文化融合:大寶森節不僅是印度教徒的重要慶典,也吸引了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參與。許多馬來西亞華人也會穿著印度傳統服裝參加,促進了文化交流和社區融合.

 

在大寶森節前,信徒得先經過48天左右的禁慾和齋戒儀式。在大寶森節的清晨,信徒會從吉隆坡馬里安曼興都廟一路通往黑風洞,過程持續八小時;信徒會吊掛兩壺鮮奶的桿子前往祭拜室建陀,或是手持、肩負巨大並裝飾過的架子,該架子被稱作「卡瓦第」,為贖罪架或行動祭壇之意。

其內還有許多需要萬年形成的鐘乳石、石筍,造出錯綜複雜的各種岩石地形。為了保持洞內的生態,該洞並不對外開放,由馬來西亞自然學會管理,並會舉辦教育性質的探險活動。

從洞內出來.往下俯瞰

 

 

  

 

 

1. 馬來西亞觀光局:馬來西亞官方旅遊網站,提供吉隆坡的景點、餐廳、住宿、交通等資訊。
2. Klook:旅遊體驗預訂平台,提供吉隆坡的一日遊、半日遊、門票、交通等預訂服務。
3. TripAdvisor:旅遊評論網站,提供吉隆坡的景點、餐廳、住宿等評論。 

  

 馬來西亞.吉隆坡.麻六甲旅遊紀錄 

觀光景點
吉隆坡【吉隆坡國際機場】
吉隆坡【巴比倫購物中心】
吉隆坡【粉紅清真寺】 / 布城湖 / 太子廣場
吉隆坡【國家紡織品博物館】
吉隆坡【雙子塔】雙子星塔.雙峰塔
吉隆坡【蘇丹皇宮】
吉隆坡【城市規劃展覽館】
吉隆坡【皇家雪蘭莪當代錫鑞館】
吉隆坡【馬哈迪紀念館】
雪蘭莪【黑風洞】印度教聖地.大寶森節慶典重鎮
麻六甲【雞場街】
麻六甲【法摩沙堡.聖地亞哥城堡】.聖地亞哥城門.獨立宣言紀念館
麻六甲【基督堂】麻六甲鐘樓.馬六甲美術館
新加坡【環球影城】
新加坡【樟宜機場】長榮班機回台灣
餐飲
吉隆坡-亞羅街夜市【黃亞華小食店】烤雞翅+沙嗲
吉隆坡【新峰肉骨茶】巧克力專賣店.水果店
麻六甲【順峰海鮮樓】
麻六甲【北京樓魚翅海鮮酒家】
新山【海龍王海鮮酒樓】
住宿
麻六甲【Hatten Hotel Melaka】

🔴聯絡方式 | CONTACT INFO
Emailtyjls48512@gmail.com
Bloghttps://tyjls4851.pixnet.net/blo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R0xH1I6gXGLWmZDsYiTw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759253484265047/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yjls4851/?hl=zh-tw
Twitterhttps://twitter.com/gxnYLPD7Rl7Qwu5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tyjls4851

 

點選如下圖案.即可查看各國旅遊圖文

                          

黑風洞,Batu Caves,印度教聖地,吉隆坡旅遊,吉隆坡景點,吉隆坡,馬來西亞,馬來西亞自由行,馬來西亞跟團 

 

黑風洞(馬來語:Batumalai Sri Subramaniar Swamy Devasthanam、Batu Caves,坦米爾語:பத்து மலை)是個擁有一系列洞穴與寺廟的石灰岩山丘,位在距離馬來西亞吉隆坡北方13公里的雪蘭莪州鵝嘜縣。位於黑風洞入口山腳、140-英尺(43-公尺)高的室建陀神像經過三年的興建時間,於2006年一月的大寶森節揭幕。該神像造價2千4百萬印度盧比,耗費1,550立方公尺量的混凝土,250公噸的鋼筋,以及300公升的金漆,由15位印度來的雕刻家所完成;目前為世界上最高的室建陀神像,也是世界上第二高的印度教神像。黑風洞的石灰岩約形成於四億年前,早期部分洞穴被馬來西亞原住民用作住所。1860年代,馬來西亞華人為了取得鳥糞來做肥料而開鑿黑風洞。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榮新 的頭像
    榮新

    旅遊休閒樂活趣

    榮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