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坐落於江蘇省蘇州市楓橋鎮,因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一詩而名揚天下。這座千年古剎,不僅是佛教聖地,更是江南文化的代表。
歷史淵源
寒山寺相傳始建於南朝梁代,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時,高僧寒山、拾得曾在此駐錫,遂改名為「寒山寺」。歷經千年的風雨,寒山寺幾經興衰,但始終保持著其獨特的文化魅力。
建築特色
寒山寺的建築風格以江南園林為基調,古樸典雅。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藏經樓、楓江樓、羅漢堂、鐘樓等。
- 大雄寶殿: 是寺廟的主體建築,供奉釋迦牟尼佛像。
- 藏經樓: 收藏了大量的佛教經典。
- 楓江樓: 臨河而建,是欣賞楓橋景色的絕佳地點。
- 羅漢堂: 供奉五百羅漢像。
- 鐘樓: 懸掛著著名的寒山寺鐘,每到夜晚,鐘聲悠揚,傳遍四方。
文學名篇與傳奇故事
- 楓橋夜泊: 張繼的這首詩將寒山寺的夜半鐘聲與旅人的愁思緊密聯繫在一起,成為千古名句。
- 寒山拾得: 寒山和拾得是唐代兩位著名的詩僧,他們的詩歌充滿禪意,對後世影響深遠。
現代寒山寺
如今,寒山寺不僅是佛教聖地,也是著名的旅遊景點。每年都有無數遊客慕名前來,感受千年古剎的靜謐與莊嚴。寺內不僅有精美的建築,還有豐富的文化活動,如寒山寺鐘聲祈福、素食文化節等。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金閶區寒山寺弄24號(位於楓橋鎮)
開放時間:每天07:30 - 17:00
門票價格:20元人民幣
官方網址:寒山寺官網
交通方式
公車:
可搭乘10、30、40、45、306、324、406、816、931、935路及遊3路到「來鳳橋」站下車,步行約10分鐘即可到達寒山寺。
也可以搭乘30、31、33、300、301、307、313、324、332、406路到「何山橋」站下車,步行約10分鐘。
計程車:
在蘇州市內搭乘計程車前往寒山寺非常方便,司機通常對此地標熟悉。
大陸江南之旅DAY-3 上午第一個行程.參觀蘇州寒山寺
蘇州寒山寺之所以聞名遐邇,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
張繼的《楓橋夜泊》: 這首唐朝詩人張繼的詩將寒山寺與夜半鐘聲緊密聯繫在一起,描繪了一幅寧靜而帶有淡淡愁緒的江南夜色。這首詩的廣泛傳誦,讓寒山寺成為了一個充滿詩意的文化地標。
-
寒山和拾得的傳說: 寒山寺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傳說唐代高僧寒山和拾得曾在此居住。他們二人以其獨特的詩歌和禪宗思想而聞名,為寒山寺增添了一層神秘而浪漫的色彩。
-
千年古剎的歷史底蘊: 寒山寺始建於南朝梁代,歷經一千多年的風雨滄桑,見證了蘇州的歷史變遷。寺內的古建築、碑刻等文物,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
-
夜半鐘聲的獨特魅力: 寒山寺的鐘聲被認為是中國十大名鐘之一,其悠遠而深沉的聲音,在夜空中傳播甚遠,給人以寧靜祥和的感覺。許多遊客慕名而來,只為一聽這傳說中的夜半鐘聲。
唐朝-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讓蘇州寒山寺聲名遠播,千古流傳
寺外牆壁題詩-明朝唐伯虎
寒山寺入口處旁運河.可遊船
寺外古橋
拱橋身影
12與13兩天下來.欣賞嘉興古鎮.蘇州山塘街皆是如此江南拱橋運河身影
留影
寒山寺售票處
在寒山寺有名標示前留影.導遊說此時為旅遊淡季.難得只有我們這一團
實地看到以往歷史課本才能看到的實景.有種不真實感覺
一旁寒山寺石碑
寺內景觀
大雄寶殿
羅漢堂
導遊介紹寒山寺內外與由來
長方形香爐
寺內指標
導遊介紹完後.團員自由活動.先到普明寶塔參觀
仰望寶塔景觀
普明寶塔目前可開放上到3F.可以俯瞰寒山寺整個景觀
發現一個有趣現象.大陸當地人將錢幣投入對面屋頂上.當作許願方式
塔上有恭奉4面佛祖像
上下塔上.需藉助木樓梯.因此老人家須特別小心
由普明寶塔下來.看到大媽再撫摸寶塔前神獸.似乎在祈求好運之類
我與老婆也依樣畫葫蘆.好玩一下
寒山寺內.還有一個很有趣祈福項目-可到鐘樓敲鐘
需先到售票口買票.提示上寫著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增.
每人5元人民幣.倒也不貴
鐘樓內部有一大鐘與紅色大木棒
大鐘上鐫刻了此鐘來由
敲鐘留影
下鐘樓後.在寺內各處迴廊走走.欣賞字畫
迴廊上懸掛很多有名人士題字.下幅就是台灣佛光山星雲法師所題
寺裡中庭景觀
留影
大雄寶殿旁石柱.雕刻蠻細緻
見到一旁牆上張貼字句.頗有同感:人生看似很長.但生命無常;很多事我們總覺得來日方長
遠眺寶塔
寶塔與冬日枯枝型形成對比
離開寒山寺
從此寺門離開
抬頭見門.名為解脫門.好有意境.亦即出此門即萬事解脫
走在寺廟外道路.再遠眺寺內寶塔
寒山寺停車場.結束歷史之旅